房玄龄-唐朝最出名的十大宰相排行榜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房玄龄-唐朝最出名的十大宰相排行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唐朝最出名的十大宰相排行榜
唐代宰相不在少数,其中闻名后世的亦有许多。以下所列举十大宰相,他们之中既有贤明流于千古的名相,也有臭名昭著万世不可洗刷的奸相,更有参与激烈政治斗争但却体现出非常才能的是非之相。
1、贞观名相之首: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其父房彦谦,大业(605至616)时为泾阳令,谥定伯。善草隶。《北史本传》。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
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政变成功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房玄龄任太子左庶子。七月初五(8月2日),升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玄龄公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其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为后来的《永徽律》及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为贞观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而且他不为国家长久之计,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终会互相诛夷倾轧。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以孝闻名。
李世民领兵过渭北,房玄龄谒于军门投靠。两人一见,便如平生旧识,马上任其为记室参军。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惟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谋臣猛将,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龄推荐之恩,尽死力报效。房玄龄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而且于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渊也对房玄龄深加叹赏,对侍臣讲:“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世民)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后来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宫属,房玄龄与杜如晦一并被驱斥于外任。“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装成道士入阁秘计,最终赞画计成。
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说:“义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现在房玄龄、杜如晦等刀笔之吏(这位皇叔不敢提长孙无忌,因为他是太宗大舅子;也不敢提尉迟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将,而且尉迟敬德老拳连世民弟弟脸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气,当廷驳斥道:“义旗初兴,人各有心。叔父您虽率兵前来,也是因为惧祸怕被株连杀掉,而且从未亲自上阵打过仗。与窦建德交手,您全军陷没(还被俘获,只是建德仁德没杀他。李世民给他面子没点破);后来刘黑闼起兵,您又望风败逃。如今论功行赏,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社稷,功比萧何,虽无汗马之劳,但能以大计居功一等。叔父您国家至亲,朕并不吝惜封赏,但不能因私情滥于功臣同受奖励!”一席话,讲得这位常败皇叔惭愧退下,好没面子。
贞观二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论者皆称之为良相。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房玄龄护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开府仪同三司。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加太子少师。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征辽东高丽,命房玄龄留守京城。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重,太宗派名医为其医治,每日供给御膳,并亲临探望。七月,房玄龄与世长辞,终年七十岁。临终之时,房玄龄对诸子说:“当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东讨高丽不止,正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我知而不言,就会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进谏,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罢军止伐高丽。太宗见表,感动地对房玄龄儿媳高阳公主说:“此人病危将死,还能忧我国家,真是太难得了。”临终之际,李世民亲至其病床前握手诀别,立授其子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则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时能看见二子显贵。房玄龄受遇如此,死时定当含笑。卒年七十,诚为喜丧之年。太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太尉,谥曰文昭,陪葬昭陵。
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 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唐太宗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由画圣阎立本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
唐人柳芳叹道:“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玄龄不言己功;王圭、魏征善谏,房玄龄赞其贤;李绩、李靖善将兵,房玄龄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辅太宗,理致太平,善归人主,真贤相也!房玄龄身处要职,然不跋扈,善始善终,此所以有贤相之令名也!”柳芳的评论可谓恰如其分,司马光、欧阳修后来写有关这段历史评论时,都全文抄录。
2、两朝外戚重臣: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约597~659),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祖父长孙光,周开府仪同三司,平原公。父长孙晟,隋右骁卫将军。长孙家先世乃鲜卑族拔拔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世为魏室重臣。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长孙氏是当时关中的大门阀之一,是李渊家族夺取天下的重要支持者。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太宗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太宗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唐高宗李治的亲舅。
长孙无忌博学多才,又有谋略,少年时即与李世民交好。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在长春宫进见,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征讨。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贞观元年,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历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司空,功勋卓著,又是外戚,是太宗最信赖倚重的大臣。虽然位极人臣,招致议论,但唐太宗多次表示对长孙无忌的信任,屡加恩宠。
贞观十一年(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名列第一。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唐太宗欲立晋王李治,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密议,长孙无忌表示支持,次年李治被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危,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
唐高宗继位,拜无忌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扬州都督,主持朝政。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与高阳公主谋反事泄,无忌为稳固高宗帝位,以谋反案诬陷吴王李恪,李恪与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一同被杀。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欲立武昭仪为皇后,无忌坚决反对,招致武后仇恨。许敬宗希旨,诬构无忌谋反,高宗削无忌爵,流黔州(今贵州),659年被逼自缢死,天下哀之,虽然不久后他的子孙就被召回仕官袭爵,但长孙一族由此衰败。唐肃宗时,下诏追复无忌官爵。无忌有诗三首留于后世。
长孙无忌出身名族,才智卓著,于唐朝有开国之功,于太宗为知己之臣。居相位三十余年,而忠心不渝,受命辅佐高宗,延续贞观遗风。因坚持维护纲纪,最终受诬被害。史书认为长孙无忌被害,是唐高宗的统治转向昏庸,权力落入武氏的开始。然传统说法有失公正,无忌先前也诬陷杀害吴王恪,牵连李道宗、薛万彻,并与褚遂良打击异己,武后只是仿效他们而已。
3、、唐室砥柱: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年8月15日),字怀英,号德英,唐代并州太原府阳曲县(今山西太原阳曲县)人。为唐朝武周时的著名宰相,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及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皆为唐朝中兴之臣,朝中政风为之一变。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回答:“举贤为国,非为私也。”狄仁杰曾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续立唐嗣,唐祚得以维系。一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为国贡献卓著。
狄仁杰的高祖狄湛,随宇文泰西走咸阳;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时期的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内,狄仁杰通晓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这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有重大影响。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年至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
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来俊臣等酷吏诬陷狄仁杰等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狄仁杰等深知酷吏严刑拷打成性,宁为陛下赐死,也不愿死于酷吏手中,为保全性命,权宜之计立刻招罪曰:“反是实!”仁杰拆下被褥帛书冤,置棉衣中,请狱吏转告家人去其棉,得其冤状。其子狄光远持书上告朝廷,来俊臣接获密报,遂伪造狄仁杰笔迹写下《谢死表》上呈女皇。女皇召狄仁杰等大臣面询:“承反何也?”狄仁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于鞭笞也。”又问:“何为做谢死表?”答曰:“臣无此表。”武则天弄清是伪造的,于是释放此案七人,但俱贬为地方官,狄仁杰则被贬为彭泽令(今江西省彭泽)。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一带)刺史。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官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女皇治理国家大政的左右手。
圣历元年(698年),太子迟迟未立,武则天有意立侄梁王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以政治人物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勿让权予侄。曰:“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附姑于庙者也。”武则天曰:“此朕家事,卿勿预知。”狄仁杰答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位备宰相,岂得不预知乎?”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意见,为表示心意,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赐武姓,使李唐得以维系。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入侵河北。女皇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迅速恢复了河北的安定。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女皇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之为梁国公。
4、、救时宰相: 姚崇
姚崇(650~721),唐高宗永徽元年出生于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陕县)一个武将之家,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是显赫的吴兴姚氏第二十一世孙,高祖姚宣业任南朝梁陈征东大将军,屡建奇功,武帝最倚重之。曾祖姚安仁仕隋任青、汾二州刺史,为官清廉,秉公无私,远图膺锡,大名垂休。祖父姚祥任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尉。父亲姚懿仕唐任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崇二十岁时,父亲病故,随母亲迁回汝州梁县广成外婆家。
广成泽在汝州西六十里,是东都洛阳外围的一处名胜。东汉朝廷曾将这里辟为宫苑,供皇帝游猎娱乐。姚崇继承了父亲的尚武遗风,每日以习武为功课,经常同乡里少年一起到山野射猎比武。十数年坚持不懈的锻炼,炼就一身强健的体魄和勇猛无畏的精神,诸般兵器无所不通。后来饱学之士张憬藏游学路经广成,落脚姚崇家,见姚崇气宇轩昂,眼神里透出一股灵气,非一般山村野夫可比,但与之交谈起来却感到他知识贫乏,文理欠通,力劝姚崇好好读书,增长识见,并鼓励说:“广成是上古贤人广成子所居之地,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你将来当以文才显名,很可能作到宰相一级大官,不要自暴自弃,要好自为之!”从此,姚崇潜心修文,刻苦攻读,学业大进,后以门荫出身,应“下笔成章”制举,授濮州司仓,步入政坛。他先后做了三次宰相。
姚崇自幼受父影响,孜孜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入朝论政,答对如流,且下笔成章,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初拜侍郎(四品官),后连续升迁,成为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四朝宰相,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姚崇入朝做事,负责理案刑狱,正值武则天时严刑峻法横生,他执法公正,把许多人从冤狱中解放出来,引起朝野注目,官职连续晋升。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破格提升他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此职即被视为宰相),兼相王李旦府长史。五年后,因得罪武则天内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借突厥犯境之际调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虽仍是同凤阁鸾台三品,但已无宰相实权。临行推荐张柬之任宰相。705年,武则天病重,姚崇从边关返京,同张柬之密谋诛杀了张氏兄弟,逼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显。李显复位,以姚、张为宰相,因姚有功,加封为梁县侯。中宗继位,但武家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姚崇没有接受相位,以种种借口出任亳州刺史。
第二年,张柬之被杀、武三思和韦后掌权,太子杀死武三思,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中宗掌握朝中大权,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韦后拥李旦继位的宫廷权力争斗。姚崇幸免于难。
李旦继位后,于公元710年,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第二次当了宰相。因太平公主想走母亲的道路,掌握大权。姚崇向李旦建议将太平公主安置洛阳,诸王派往各州,确保东宫李隆基之位。昏庸的睿宗李旦如实转告太平公主,使事情败露。李隆基为争取主动,以姚调拨兄妹关系为由,贬姚崇为申州刺史。这任宰相在职还不到一年。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继位消灭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巩固了地位,决定起用姚崇为相。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下举行盛大阅兵式,参加的有二十万军队,旗帜相连五十余里,但军容不整,秩序紊乱。看到这种情况,玄宗大怒,下令把阅兵式总指挥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罢官流放。召姚崇速赴骊山行营。姚崇赶到骊山时,玄宗正游猎于渭河之滨。玄宗问姚崇:“卿颇知猎否?”姚崇回答:“臣少孤,年二十居广成泽,目不知书,唯以射猎为事。四十岁方遇张憬藏,谓臣当以文学备位宰相,无为自弃。尔来折节读书,今虽官位过忝,至于驰射,老而犹能。”于是指挥卒伍,呼鹰放犬,投枪射箭,进退有序。玄宗很称意,即拜姚崇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替郭元振做宰相。
姚崇出任宰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唐玄宗建议改除武则天晚年以来十几年间混乱政治的积弊十种。主要是罢免冗官,行法自近,禁绝贿赂等。玄宗很爽快地全盘采纳,并全力支持姚 姚崇
崇逐条落实。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精简机构、裁减沉员、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姚崇被誉为“救时宰相”,与唐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贤相。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姚崇的幕僚受贿,姚崇以嫌避位,推荐宋璟代替自己宰相之位。宋璟继续推行姚崇的政治路线,司马光《资治通鉴》称:“唐时贤相,前有房(玄龄)杜(如晦),后有姚(崇)宋(璟),他人莫道焉”。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丁未(初三)日(9月28日)姚崇去世,享年72岁。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好,社会上特别是官吏中厚葬成风。姚崇对这一风气极为反感,去世前留下遗嘱:不准崇佛敬道,不准厚葬,只给他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经写像。并告诫子孙去世后也要照他的嘱咐去做,成为家法。姚崇节俭办后事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姚崇死后,唐玄宗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开元十七年,追赠为太子太保。葬汝州梁县。
5、开元盛世名相: 张说
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武后策贤良方正,张说年才弱冠,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凤阁舍人。因忤旨流配钦州,中宗朝召还。睿宗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开元初,因不附太平公主,罢知政事。复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出为相州、岳州等地刺史,又召还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俄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仆射,中与张嘉贞有过权力争斗,最后扳倒张嘉贞,自任首席宰相。卒谥号文贞。与苏颋(封许国公)齐名,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诰著作,人称“燕许大手笔”公元730年,不幸病逝,寿63岁。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知其父官职卑微,仅为洪洞县丞。张说为文运思精密,年轻时很有造诣。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策试贤良方正,亲临洛阳城南门主考,张说应诏对策为天下第一。武则天以为近古以来没有甲科,张说遂屈居为乙等,授任太子校书,迁左补阙。
长安初年(701年),诏令张说与徐坚等人撰修《三教珠英》,由麟台监张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峤总领此事。昌宗不学无术,只是广引文词之士,高谈阔论,“历年未能下笔”。唯张说与徐坚“构意撰录,以《文思博要》为本,更加《姓氏》、《亲族》二部,渐有条流”。书修成后,迁右史、内供奉,兼知考功贡举事,后又擢任凤阁舍人。
长安三年(703年),女皇男宠张昌宗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与人私议“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称此是谋反,并胁迫张说作证,张说应允了。当上廷作证时,再次威胁他,张说却慷慨陈词,对女皇说:“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诬证之耳!”张昌宗阴谋败露后,又气急败坏地反诬称张说与魏元忠同谋反。张说又据理反驳,最后并说:“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张说理正词严,揭露了张昌宗的非法行为,保护了耿直大臣魏元忠,但武则天却不分是非曲直,反认为张说是“反复小人”,再次鞫审,最后竟被无辜流放于岭外。
唐中宗复位后,张说入为兵部员外郎,后转工部侍郎。景龙年间(707年—709年),遇母丧离职,服丧未满,中宗欲起复授黄门侍郎,当时“风教颓紊,多以起复为荣”,张说却推辞不受,颇受有识之士的称赞。服丧期满,复授工部侍郎,不久改为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即位,
都,欲谋夺皇位。兵败后,东都留守捕获了其党羽数百人,审讯多月,迟迟不能定案,睿宗即命张说前去审理。张说很快查清了此案,一宿即捕获了谯王的主谋张灵均、郑愔等,弄清了其全部罪状,其余误捕下狱的一律宣布无罪释放。张说办事干练,深受睿宗的嘉奖,称赞他说:“知卿按此狱,不枉良善,又不漏罪人。非卿忠正,岂能如此?”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这时,李隆基尚居东宫为太子,张说为侍读,备受亲近礼敬。太子姑母太平公主交结朝臣,朋比为奸,干预朝政,图谋废掉太子。这年二月,唐睿宗曾对待臣说:“有术者上言,五日内有急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侍臣们明白,此事显然是旨在离间挑拨父子关系,以动摇太子地位,都面面相觑,不知说什么好。张说则直言不讳地说:“此是谗人设计,拟摇动东宫耳。陛下若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自然窥觎路绝,灾难不生。”睿宗听后十分高兴,即日下制止皇太子监国。第二年,又下制皇太子即位。
睿宗虽然退居为太上皇,但仍控制着朝政大权。太平公主仍依恃皇兄权势继续干预政事,变本加厉地谋害玄宗。她恨张说不趋附自己,便奏请睿宗,将他贬为尚书左丞,并出为东都留守。张说洞知太平公主之党暗中怀有异谋,遂遣使者献给玄宗一把佩刀,暗示他要果断行事,以铲除太平公主之党。故史称“张说独排太平之党,请太子监国,平定祸乱,迄为宗臣。”在平定了太平公主的谋乱之后,玄宗即召张说拜中书令,封燕国公。
开元元年(713年)十月,玄宗欲召回同州刺史姚崇为相。张说因与姚崇不和,暗中指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玄宗不予理睬。接着,张说又使殿中监姜皎向玄宗建议,任命姚崇为河东总管,以阻止姚崇入相。玄宗知是张说的计谋,不顾一再阻挠,仍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姚崇任相后,张说就私自到岐王李范家申述诚意。姚崇告发此事,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充河北道按察使。
张说被贬不久,又因他事牵连,再贬为岳州刺史。苏颋擢任宰相,张说与其父苏瑰为故交,撰《五君咏》献苏颋,其中一则是记苏瓖事。苏颋读后很感动,上奏称张说为“忠贞謇谔,尝勤劳王室,亦人望所属,不宜沦滞遐方”。开元六年(718年)二月,张说迁任荆州长史。不久又迁任右羽林将军,兼检校幽州都督。开元十年(722年),诏命张说为朔方节度大使,并去朔方巡视边防,处置兵马。开元十一年(723年),张说进为中书令。开元十七年(729年),再拜张说为尚书右丞相,集贤院学士。
张说在位时做了几件大事,第一就是讨灭了朔方的反胡;第二是大裁军,实行募兵制,将无所事事的府兵裁撤,招募民间勇士进入军队;第三是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二省合一,权力集中;第四就是主持李隆基封禅泰山。这几件都是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特别是中间两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而最后一件也使得李隆基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封禅泰山的皇帝之一。
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患病,玄宗每天都遣中使前去看望,并御笔写药方赐予他。由于医治无效,这年十二月病卒。时年六十四岁。赠太师,谥曰文贞,玄宗还亲自为张说撰神道碑文。
6、口蜜腹剑: 李林甫
李林甫(683~752),唐宗室,小字哥奴。通音律,会机变,善钻营。开元中,迁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深结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及宦官等,僭伺帝意,故奏对皆称旨。开元二十二年(734)五月拜相,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元二十四年(736)底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大权独握。李林甫居相位十九年,专政自恣,杜绝言路,助成安史之乱。天宝十一载(752年)十月抱病而终。李林甫死后遭杨国忠告发,时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子孙流岭南,家产没官,改以小棺如庶人礼葬之。
李林甫原为吏部侍郎,奸佞多狡诈,他与众宦官、妃嫔交情深厚,故而对皇帝一举一动最先知道。因此他每次都能顺皇帝心态奏旨,获得唐玄宗赏识。当时武惠妃最得宠,其子寿王瑁也最受玄宗宠爱。李林甫谄附武惠妃,因此得以擢升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二十八日,玄宗任命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从此李林甫渐渐专权。在他19年为相生涯中,玄宗对他始终深信不疑。李林甫是著名的奸相,喜欢玩弄权术,表面上甜言蜜语,背后却阴谋暗害。凡被玄宗信任或反对他的人,他总会亲往交结,等他权位在握时,便设计去除此人。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人,也往往败在李林甫的手下。他善音律,无才学,会机变,善钻营。
出身于李唐宗室,是李渊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孙。祖父李孝斌,官为原州长史:父亲李思诲,官为扬府参军。初为千牛直长(宫廷侍卫)。开元初,迁太子中允。不久通过他舅姑夫的叔叔侍中乾曜的关系,升至国子司业。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迁为御史中丞,隶管刑部、吏部侍郎。至此,他已跻身李唐高层统治者行列。其时武惠妃专宠,李林甫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惠妃之子寿王,极得玄宗钟爱,李林甫托宦官禀告惠妃,“愿护寿王(李瑁)为万岁计”,即是说,他将拥护寿王登上皇帝宝座。惠妃闻禀感激涕零,在玄宗面前经常称颂李林甫之“德政”。因谄附玄宗宠妃武惠妃,擢为黄门侍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拜相,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李林甫长期专权,遍用蕃将、阻绝边将入相,又一手炮制了针对太子李亨(唐肃宗)的多起冤案,李适之、王忠嗣、皇甫惟明等重臣良将均遭其迫害。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终于有年老势衰之时,被唐玄宗提拔的另一奸臣杨国忠所算计。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十月抱病而终。
李林甫虽然是唐明皇身边的大奸臣,对于他的罪过已经听的很多了。但是,唐明皇既然能认清李白这个诗人没有政治才华,也一定能看出李林甫身上可取之处。他不至于一无是处,对于盛唐气象,李林甫确实不错,只有他才能控制各地的蕃将,这些蕃将包括安禄山。李林甫时搞得社会矛盾极其激烈,一触即发,李林甫死后,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当然,唐朝皇帝自己也有责任,没有识人和用人之能是封建社会任何皇帝的致命伤,不应该只是指责李林甫杨国忠或者安禄山。
史称: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可见他办事谨慎,纲纪严明,讲究效率。如果没有这一点,恐怕李林甫很难独揽朝政达十六年之久。虽然李林甫依法办事的目的在于个人专权,但是完善立法,对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什么天宝时期维持十多年的安定局面,原由在于此。
7、中唐权臣: 元载
元载(?~777),字公辅,凤翔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人,唐朝中期政治人物。其妻是河西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元载出身于贫寒之家,其父原名景升,在扶风为曹王李明的妃子元氏主管赐田产业,准冒姓元氏,改名元升。元载幼年嗜学,博览群书,尤通道学。天宝初年,玄宗皇帝崇奉道教,下诏选精通庄、老、文、列学说的人才,元载应举中高科,授邠州新平(治今陕西彬县)县尉。后历迁大理评事、大理司直。
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发生。京城失陷,元载逃往江南。次年(756)七月,肃宗即皇位,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李希言奏元载为副手,因拜祠部员外郎,迁任洪州刺史。当年十月,京城收复,肃宗回长安,元载入京任度支郎中。由于他聪明善应变,又有学识,能言善写,得肃宗喜爱,命他去江淮督领漕挽,加授御史中丞。数月时间,又迁户部侍郎、度支使并诸道转运使,掌管了财经。
宝应元年(761)四月,肃宗病重,幸臣李辅国掌宫禁,权倾内外,凡所言事,肃宗皆从其意。元载同辅国之妻元氏为同宗近族,又巧于趋炎附势,因与辅国相善,被辅国擢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了宰相,度支、转运使如故。不久,肃宗病卒,李辅国又以拥立代宗即位之功,骤居中书令要职,掌握禁军,控制朝政,代宗不能制,呼其为“尚父”。经辅国推荐,元载迁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他善察代宗之色,揣摸皇帝之意,言词乖巧,遂颇受代宗赏识。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封许昌县子。
李辅国的骄横使代宗深为忧惧,亦引起宦官程元振的不满。因之,代宗用元振之计,逐步限制李辅国的权力。六月,代宗突然罢李辅国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及闲厩等使职,命迁出禁中,居于宫外。随即又罢其中书令职。十月,李辅国被暗杀,程元振起而代之。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乘唐廷全力东顾,关中空虚之机大举入侵,攻占了长安。元载随代宗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是年底,代宗依靠鱼朝恩除了专权的大宦官程元振。随之鱼朝恩又恃宠专权,引起朝廷内外的愤怨。在这期间,元载静观政局变化,耐心等待机会。他认为主管钱粮,事务繁琐,将所任度支、转运使职移交刘晏,提拔刘晏专管财政。又密结内侍董秀,探听内宫的动静,潜通密旨,因而所言皆符合代宗之意,得宠于帝。
鱼朝恩骄横跋扈,欺压大臣,也威胁着代宗的权力。元载为了自己的地位和安全,伺机进行反击。大历四年(769)冬,元载权知门下省事,立即向代宗密奏鱼朝恩图谋不轨,要求剪除,代宗便委托元载“徐图之”。元载调心腹、左散骑常侍崔昭任京兆尹,命将鱼朝恩的不法行为随时密报给代宗。同时,又以重金收买了鱼朝恩的亲将皇甫温和周皓。皇甫温时领兵驻屯陕州,周皓为鱼朝恩的亲随射生将,二人随时将鱼朝恩的诡密行动和隐谋奥语报告皇帝。
元载为了借助皇甫温的兵力,便调皇甫温节度凤翔,并故意将皇甫温留在京师,未立即发遣,约定与周皓共诛鱼朝恩。计议妥当,报告代宗,代宗叮嘱元载说:“善图之,勿反受祸”(《旧唐书》)。时值寒食节,代宗设宴禁中,宴罢,鱼朝恩将准备返回军营,皇帝有诏留朝恩人宫议事。鱼朝恩乘小车人宫,代宗端坐等候,元载守候中书省。鱼朝恩进见,代宗责备他有不轨意图,朝恩不知是计,非常傲慢地争辩。护卫鱼朝恩的周皓指挥武士擒拿了鱼朝恩,立即将其处死。
李国辅、鱼朝恩相继被除,元载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代宗最重用的人。他掌管朝政,号令各司,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培植个人势力,依权贪财受贿。凡想求官入仕或加官晋级的人,皆要向元载之子或其主书送厚礼,造成拜门竞进、贿赂公行的局面。他在京城建了大宁、安仁里两座府第,豪华宏丽,百官无比。又在城南修建了别墅,凡数十所,规模宏大。家中歌妓成群,男仆女婢一百余人,骄侈淫逸,挥霍无度。“又于近郊起亭榭,所至之处,帷帐什器,皆于宿设,储不改供”。他的妻子亦恃势欺压吏民,聚敛资财,他的“兄弟各贮妓妾于室”,沉缅于酒色之中,横行不法。
元载的恣意妄为,是李林甫、杨国忠之后,在肃、代两朝的权臣中无与其比,他的贪财聚敛,虽李国辅、鱼朝恩不及,在朝廷内外引起众怒,代宗皇帝有所闻,曾告诫元载收敛,但他阳奉阴违。有已罢殿中侍御史李少良上疏奏陈元载恶迹,元载得知,枉加罪名将李少良等数人杖杀于公府。代宗闻报,于大历十二年(777)三月,命左金吾大将军吴凑收捕了元载,其党羽中书主事卓英倩、李待荣,宦官、左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董秀,其子元仲武、元季能同时收禁。命御史大夫、吏部尚书、兵部侍郎、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左散骑常侍等六官共同审讯。代宗下诏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载,性颇奸回,迹非正直。宠待逾分,早践均衡。亮弼之功,未能经邦成务;扶邪之志,常以罔上面欺。……纳受赃私,贸鬻官秩。凶妻忍害,暴子侵牟,曾不提防,恣其凌虐。行僻辞矫,心狠貌恭,使沈柳之流,无因自达,赏罚差谬,罔不由兹。……宜赐自尽。……”元载及其妻并三子全逼令自杀,其女原已为尼,命收入掖庭,其党徒多处死刑。
元载死后,家中积存搜刮来的“资货不可胜计”,“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悉数抄没入官,以其中钟乳500两分赐中书门下、御史台五品以上官员,尚书省四品以上官员。其两座宅第,充作百司廨宇。元载一案,牵连受贬官员近百名,波及较大。
但元载是一个有学问的名士,文章写得好,有文集10卷;又擅长书法,曾为弘扬佛教律宗书写了怀素新疏40本。他在任期间,
大历八年(773),吐蕃入侵邠宁一带。元载当时曾就西北部边防的防御问题提出建议:“今国家西境极于潘源(在今甘肃平凉东泾水南岸),吐蕃防戍在摧沙堡(在今宁夏固原西北),而原州(今宁夏固原县)界其间。原州当西塞之口,接陇山之固,草肥水甘,旧垒存焉。吐蕃比毁其垣墉,弃之不居。其西则监牧故地,皆有长濠巨堑,重复深固,原州虽旱霜,黍稷不艺,而有平凉附其东,独耕一县,可以足食。”他认为将京西军队调戍原州,全力修筑原州城。
将郭子仪大军移屯泾州,守卫木门谷(在甘肃天水市西南)、木峡关(在宁夏固原西南)、陇山(在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间,为关中西部屏障)三关,置鸣沙县、丰安军(治所在今宁夏中卫县长流水镇)为原州之翼,与北部的灵武,五城共为犄角,组成西北边境防线,可保关辅安全。他并画出地形图,连书呈给皇帝。这本来是一个比较可取的建议,对于唐朝廷的安全是有利的。但曲于有将领反对,代宗迟疑未决。元载死后,此事遂寝。直到德宗朝杨炎为相,又重新提出筑原州城的意见,但痛惜吐蕃已尽有河西。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212/133759.html
以上是关于房玄龄-唐朝最出名的十大宰相排行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房玄龄-唐朝最出名的十大宰相排行榜;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2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