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汉赋出现的历史原因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汉赋代表作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汉朝-汉赋出现的历史原因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汉赋代表作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汉赋出现的历史原因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汉赋代表作品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兴盛原因
汉赋的兴盛,源于文体本身的发展,继承《诗经》、《楚辞》、《荀子》短赋而进一步发展。汉赋兴盛亦源于君王贵族的提倡。君王提倡于上,群臣响应于下,辞赋成了知识分子进身之阶,于是争相制作。
汉赋兴起受政治经济影响。汉初自文景之治后,海内升平,经济富庶,富丽堂皇的宫殿苑囿大规模兴建,于是有专写宫殿苑囿、巡游田猎、声色犬马的富丽典雅大赋出现。
汉赋兴起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认为赋能“抒下情而通讽谕,宣上德而尽忠孝”,具有积极作用,汉赋遂取代了楚辞而兴起。汉代小学发达,亦导致汉赋兴盛。
特质
风格方面,汉赋铺陈夸饰,辞藻华丽,多用排偶,铺采摛文,“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
主旨方面,汉赋题材内容驳杂庞大,多写京殿、羽猎、山海、述行等题材,多歌颂帝王功德,描述宫廷生活,如田猎车骑,宫室苑囿,锦衣美食,音乐歌舞。汉赋并多有讽谏或劝戒之旨。
发展
汉赋发展可分“形成期”、“全盛期”、“模拟期”及“转变期”。
形成期自高祖至武帝初,骚体赋颇为盛行,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枚乘《七发》等。散体大赋则遂渐形成。
全盛期自武帝至成帝之世,汉赋离弃楚辞风格,建立纯散文的典型汉赋体,倾向精细雕饰,夸张铺排,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方朔《答客难》、王褒《洞箫赋》等。
模拟期自西汉末至东汉中叶,汉赋多依照一定的型体,堆积辞句,铺陈形势;虽然外表华丽,题材广泛,但内容空洞。作品如扬雄的《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等。
转变期起自东汉中叶以后,汉赋由长篇巨制变为短篇,多为表现个人胸怀的言志之作,如张衡《归田赋》、《思玄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
流变
魏晋时期的赋
时序进入魏、晋,赋延续张衡以后的短小篇幅,题材扩大了,也更富有抒情的成分。代表性作品是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西晋时,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著作,而左思的《三都赋》,一出现即造成了“洛阳纸贵”的效应。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嵇康而作,深切而感人。 到了东晋,陶渊明著名的《归去来辞》是辞赋中的名篇,没有半点雕琢、铺陈的习气,真实地描绘了脱离黑暗现实、回归自然怀抱的喜悦心境。
南北朝时期的骈赋
魏晋以来,文学上骈俪风气日盛,到了齐、梁,由于沈约、王融声律学的鼓吹,产生了骈赋。代表作品有庾信《哀江南赋》、《小园赋》、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
唐宋时期的律赋及文赋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208/132425.html
以上是关于汉朝-汉赋出现的历史原因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汉赋代表作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汉朝-汉赋出现的历史原因 汉赋四大家都有谁?汉赋代表作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2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