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担任“奋武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担任“奋武将军”官职的都有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国时期担任“奋武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奋武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之一,奋武将军是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在秦代以前,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武帝时 ,为霍去病设立骠骑将军一于是,自西汉时期,开始出现杂号将军,以此为封赏给立下战功的将领,如如骁骑、伏波、度辽、龙骧等杂号将军。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奋武将军不仅是一个常见的杂号将军,也是高级将军名号,一般人很难担任奋武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吕布、曹操、沮授、韩馥曾担任奋武将军一职。
奋武将军——吕布
首先,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吕布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而这,无疑是吕布被人称为“三姓家奴”的重要原因。公元192年,吕布答应了王允,成功刺杀董卓,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作为奋武将军,吕布还获得了假节,仪比三司的权力,其中,假节就是代表天子的意思,而仪比三司则是在礼仪规格上享受三公的待遇。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吕布,显然来
奋武将军——曹操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而这,加剧了东汉王朝的内乱。同年九月,董卓进入到京城,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
在奋武将军的加持下,曹操可以说是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但是,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之后,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导致讨伐董卓的联军至此解散。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也开始割据一方,并在挟天子以令诸侯后走向强大。
奋武将军——沮授
沮授(?-200年),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在东汉末年,沮授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值得注意的是,沮授这位谋士曾对韩馥提出良策,但不被采纳。等到袁绍夺取冀州后,沮授得到了重用。在此基础上,袁绍表沮授为监军、奋武将军。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但不被袁绍采纳。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在汉末三国时期,沮授无疑是能力
奋武将军——韩馥
最后,袁绍的冀州,正是从韩馥手中夺取的。韩馥(?—191年),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在袁绍夺取冀州是,韩馥表示“我过去是袁氏的属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绍。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谦让,这是古人所看重的。各位为什么觉得不好呢?”于是,作为一方诸侯的韩馥,几乎是将冀州拱手相让给了袁绍。
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不过,因为担心袁绍会加害自己,韩馥被迫投靠张邈;之后张邈与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是要来杀害自己的(实际上不是要杀他的),于是韩馥在厕所中以刻书用的小刀自尽。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对于前面三位奋武将军,韩馥的奋武将军称号,显然是名不副实的,或者说,这是袁绍在用奋武将军的称号来羞辱韩馥。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201/129337.html
以上是关于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担任“奋武将军”官职的都有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担任“奋武将军”官职的都有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2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