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

  • “,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原文,标题,“,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2-04 23:42
  • 132
  • 小虎历史故事网

“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

郡望又称姓望地望[来源请求],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单位,望是指望族世家,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望族或该望族的发源地。

郡望始于六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盛行,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氏,当时称为“士族”、“右姓”等,为标榜自己是某地的望族,他们特意在姓氏的前面标出自己家族所在的地域,显示贵族身份,显示与同姓氏其他人的区别。一个郡可以有多个望族,如陈郡有陈郡谢氏、陈郡袁氏等。同一姓氏,不同地区的家族,则使用各自的郡望,如王氏有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崔氏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李氏有赵郡李氏、陇西李氏。

“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
“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

北魏时期陇西李氏后人的墓志如果记载籍贯,常常写为“陇西郡狄道县都乡和风里”或“陇西郡狄道县都乡华风里”,有些墓志前面缀上“秦州”,如去世于北魏正始二年(505年)的李蕤墓志,去世于永平三年(515年)李庆容的墓志,去世于正光五年(524年)李超的墓志。据《晋书·地理志上》“秦州”条,西晋初年“狄道县”的确属于秦州陇西郡,晋惠帝时则分立狄道郡,前凉时改属凉州,又以狄道县立武始郡。北魏时期狄道县隶属于枹罕镇,枹罕镇之后又改为河州,李蕤、李庆容、李超三人墓志所记载籍贯中的州、郡、县名称及隶属关系依据的是西晋初年的制度。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侯旭东教授认为,高门子弟用来标明其身份地位的郡望多产生于魏晋时代,

奇闻趣事的新闻app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州、郡、县名称与隶属关系也

奇闻趣事关于流星雨

不断的变化,到北朝时他们居地的名称难免与旧有的郡望不合,这些名门后代为“高自标置”,仍然抱着旧贯不放,这种风气不仅流行于安顿死者的墓志铭中,世间也是一样,国史正传亦深受影响。《魏书·裴延俊》传称裴延俊为“河东闻喜人”而不是“正平闻喜人”,《魏书·李宝传》称李宝为“陇西狄道人”而不是“武始狄道人”,《魏书·郑羲传》称郑羲为“荥阳开封人”而不是“荥阳苑陵人”,《魏书·阳尼传》称阳尼为“北平无终人”而不是“渔阳无终人”,都是这种例子[1]。

刘知几认为碑文中的籍贯和封爵的名称有很多造假,比如记载姓袁的就自称陈郡袁氏,姓杜的就自称京兆杜氏,姓刘的都

大车奇闻趣事

自称是彭城刘氏,姓魏的都说是钜鹿魏氏,这是一种流行的不当风俗,忘记了史书传记的旧有体例[2]。至明代,籍贯方才彻底替代郡望[3]。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毛汉光指出,士族是具有时间纵度的血缘单位,强调郡望以区别于其他家族,犹如一家百年老店强调金字招牌一般,郡望与士族相始终[4]。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106/124858.html

以上是关于“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郡望”称号的历史由来;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27759.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
  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