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三国江东四大都督分别是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鲁肃-三国江东四大都督分别是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国江东四大都督分别是谁?
三国不仅是董卓、曹操、刘备这些枭雄的舞台,还是谋士和武将的舞台,谋士坐镇后方运筹帷幄,武将在前线斩
在谋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四大谋臣,曹魏有五大谋士、五子良将,江东也不遑多让,有自己的十二虎臣,但相比较十二虎臣,有“江东柱石”之称的四大都督能力更强,名气更大,对江东的贡献也更大。江东的几次关键性战役,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以及重要决策,都是在四大都督的带领下实现的。
从功绩来看,江东四大都督是各有千秋,但他们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人物。我们对这四个人物进行综合比较,看看江东四大都督谁的能力更强,谁的功绩最高?
首先是国士无双的周瑜,他是东吴的第一任都督,也是江东基业的奠基人之一。孙策长大后,向袁术要回了父亲旧部,带领他们重新回到了江东。在这个关头,他的少年好友周瑜亲自去迎接他,然后在这两个少年英才的合作下,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夺取了江东大片土地。
随后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这个时候孙策计划趁曹操后方空虚之际,率兵袭击许昌迎奉汉献帝,但可惜的是,他还没有实现此计划,就在打猎的过程中被仇家杀害。孙策死后,将江东交给了弟弟孙权。这个时候孙权才十几岁,缺少掌控江东的威望和能力,是周瑜帮助他巩固了君主之位。
孙权继位后,江东很快迎来了一场生死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兵南下,江东可依靠的伙伴刘表却在这个时候病逝,他的儿子率众投降了曹操,这下让江东陷入了孤兵作战的状态。曹操兵多将广,让江东不少人忌惮,他们纷纷劝孙权投降曹操,但在此关键时刻,周瑜坚决主战,并带兵打赢了曹操,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
周瑜在世时,还极大打压刘备,防止刘备壮大成江东心腹之患。同时他还谋划和马超联手,共同进攻曹操,可惜他的这些计划都没来得及实现,自己就因病去世。
周瑜死后,鲁肃接替了他的职位。经影视剧的渲染,鲁肃给人的感觉是一个迂腐的老实人形象,其实不然,他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很有才能之人。虽然鲁肃没有周瑜那么锋芒毕露,但他在当都督期间,加强了江东的防御力量,使敌人不敢进犯东吴,给东吴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让东吴的实力稳中有增。
鲁肃对东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战略层面。赤壁之战时,江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正是鲁肃远见卓识,他促成了孙刘联盟。同时,他还劝说孙权抵抗曹操。在鲁肃的努力下,孙刘联盟形成,并在赤壁打败曹操。赤壁之战后,鲁肃又说服孙权将江东占领的一部分荆州城池借给刘备,使刘备快速壮大,促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后来荆州问题引发了孙刘两家的矛盾,是鲁肃从中斡旋,让孙刘两家斗而不破,维系着一个较为可靠的同盟关系,使得曹操无法乘虚而入,实现统一。鲁肃所作的这一切,维护了江东的利益。
鲁肃死后,吕蒙继承了他的大都督之位。吕蒙也是一个很有见识和有力的人,原本他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将,但经孙权劝说后,他苦读兵书,认真学习,很快成了一个文武兼备的全才,因此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吕蒙对江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上。
当时关羽和曹魏在樊城血战时,吕蒙趁荆州空虚之际,让士兵装扮成商人渡江,来到了荆州地界,兵不血刃的夺取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关羽听闻荆州有难后
吕蒙死后,孙权为了集中权力,再没有任命新的大都督,但不久之后,刘备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发动了伐吴之战,危难之际陆逊挺身而出,接过了大都督的帅印,带领江东将士抵抗刘备。因为陆逊战略得当,再加上刘备骄傲轻敌,最终被陆逊抓住机会火烧连营,让刘备惨败夷陵。
夷陵之战后,曹丕乘机攻打东吴,陆续又率兵抵抗住了曹魏大军,化解了东吴的又一次危机。除此之外,陆逊还四次率兵攻打曹魏,都取得了胜利,但由于江东实力有限,并不能支持陆逊消灭曹魏。
这四大都督的能力都很强,对江东的贡献也很大,是他们让江东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并在强敌环绕的状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2009/118592.html
以上是关于鲁肃-三国江东四大都督分别是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鲁肃-三国江东四大都督分别是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3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