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夏朝文化:揭夏朝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及特点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天文-夏朝文化:揭夏朝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及特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夏朝文化:揭夏朝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及特点
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纪日法,起源是很早的。夏代末期的帝王有孔甲、胤甲、履癸(桀)等,都用天干为名,说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较普遍。那么,你知道夏朝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是怎么的吗?其有什么特点?揭夏朝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及特点。关于夏朝天文历法的发展
夏代在承袭前人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天文历法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如《左传》所引《夏书》中的“辰不集于房”,就是记录当时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描写了当时还没有认识日食的自然规律的人们鸣鼓奔走的景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又如《竹书纪年》中记载夏桀时“夜中星陨如雨”,也是世界上最夏朝天文历法的特点
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已知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enshibaike/201612/72536.html
以上是关于天文-夏朝文化:揭夏朝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及特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天文-夏朝文化:揭夏朝时期天文历法的发展及特点;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4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