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关于寒山寺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寒山寺-关于寒山寺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关于寒山寺的故事
苏州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寒山寺属于禅宗。禅宗,又称佛心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寒山与拾得的手足情谊
寒山寺是由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创建的。而关于寒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寒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于是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到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
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
我国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的情谊,便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到清代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与丰干合称为“国清三隐”,从此“和合二仙”名扬天下。直到现在寒山寺藏经阁上的寒拾殿里供奉的佛像仍是寒
寒山与拾得的人世金句
而对于寒山与拾得之间的那次玄妙对谈,更是脍炙人口。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十年后,你且看他!”这个绝妙的问答,蕴含了面对人我是非的处世之道,也是需要经历过风雨后才能慢慢感受的。
张继落寞创作《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让寒山寺闻名于天下,据说诗人张
四块石刻碑的历史
自《枫桥夜泊》问世,历代文人墨客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据统计,总计有四块石刻碑比较出名。据《寒山寺志》载,《枫桥夜泊》诗的第一块石碑,为宋代王硅所书。此碑因屡经战乱,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
公元1906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这第三块《枫桥夜泊》石碑。
而寒山寺的第四块《枫桥夜泊》诗碑,是一位与唐代张继同名同姓的书法家所书。据文史专家郑逸梅老人记述,这位现代张继,是应著名画家吴湖帆之约而书古代张继《枫桥夜泊》诗的。诗后有跋云;“余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余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沧州张继。”现代张继书古代张继诗,由刻碑名手黄怀觉刻石,立于寒山寺内,一时传为佳话。可惜他在书写《枫桥夜泊》的第二天,便与世长辞了;而他书写的这块石碑,现仍存于寒山寺内。
祈福108钟声的由来
寒山寺也是著名的祈福胜地,除去日常的敬香祈福外,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寒山寺都会举行跨年敲钟仪式,敲钟108下,在悠扬的钟声中辞
这些就是寒山寺广为流传的一些故事,希望能帮助大家对寒山寺有更深的了解。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yswh/59308.html
以上是关于寒山寺-关于寒山寺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寒山寺-关于寒山寺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7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