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经常在小说或者电视剧中看到三纲五常这个词语,而这个词语是源自于儒家思想,作为
三纲是指什么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
五常是指什么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
三纲、五常两词,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期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董仲舒又认为,仁
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但是董仲舒没有将“三纲”和“五常”并提连称,首次并提连称的是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这种并提连称
宋朝时期,朱熹发展天理说,把“三纲五常”与“天理”联结在一起,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理的展开,是“天理”体现于社会规范的当然的产物,是永恒不变的协调社会关系的妙药”,至此,朱熹的“理一分殊”论便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规范了。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59189.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三纲五常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7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