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古代斩首为什么在菜市场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古代史-古代斩首为什么在菜市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代斩首为什么在菜市场
其在古代,由于科学欠发达,人们都比较迷信,他们都觉得给死刑犯行刑是一件十分晦气的事情。这个时候,由于死刑犯马上就要死了,所以阴气特别的重,如果处理不好,后患无穷。因此,一般情况下处决犯人都要选在午时三刻,太阳最大的时候。这还不
还有一个原因其实就是所谓的“杀鸡给猴看”,古代选择在闹市对死刑犯斩首多是起杀一儆百的目的,可以对围观的老百
使菜市口名声大振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将杀人的刑场从明朝时的西四牌楼(当时叫西市)移至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据说当年的刑场就设于今天的菜市口大街北侧十字路口附近,每到冬至前夕对判为“秋后问
清咸丰末年(1861年)“八大顾命大臣”之一的肃顺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六君子”都是在菜市口被杀害的。以后“菜市口”逐渐成为“刑场”的代名词。1911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刑场被转移。以后这一带逐渐成为宣外大街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交通枢纽。
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
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夺得政权,实行首次垂帘听政时,受咸丰皇帝遗诏的八位赞襄政务大臣中的肃顺,就是在此被杀头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谭嗣同、刘光弟等志士同仁杀害于此。
据马芷庠编写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每逢秋后朝审,在京处决犯人众多之时,由东向西排列,刽子手执刀由东向西顺序斩决。所用鬼头刀五柄、凌迟分尸刀十柄,现存于历史博物馆。旧时,犯人被押出宣武门(顺承门),过断头(魂)桥,经迷市,送往菜市口法场,就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了。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tsfx/55309.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古代斩首为什么在菜市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史-古代斩首为什么在菜市场;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7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