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荔枝病-荔枝病是什么

  • 荔枝病,葡萄糖,低血糖,健康,养生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5-11 00:5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荔枝病-荔枝病是什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荔枝病-荔枝病是什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荔枝病是什么

“荔枝病”指的是大量食用新鲜荔枝之后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是一种低血糖病,严重者会突然昏迷、惊厥、血压下降,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荔枝病-荔枝病是什么
荔枝病-荔枝病是什么

荔枝含糖量高,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消化道不适、低血糖,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休克。此外,空腹吃荔枝会导致血糖下降。成人一天荔枝摄入量不超过10颗,儿童不超过5-6颗。口腔溃疡、便秘、血糖有问题的人

奇闻趣事刀劈砖头是哪一集

不建议食用。

荔枝是一种高果糖食物,人体在空腹或者短时间大量进食荔枝后,果糖不能及时转化成葡萄糖,同时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分解血糖,从而导致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因此,幼小的儿童以及糖尿病患者要谨慎进食荔枝。

“荔枝病”也叫“低血糖急性脑炎综合症”,发病人群以4—11岁的男童较为多见,表现

奇闻趣事搜集公众号

为头晕乏力、抽搐、呕吐甚至昏迷,如果不及时救治的话,可在数小时之内危及生命。

“1岁以内小孩子尽量不要食用;1至4岁少量食用荔枝果肉,不要空腹食用,建议餐后半小时才进食;吃的时候不要贪吃,一般建议一次不要超过10粒。”

六月份大概是吃荔枝最合适的月份,主要的品种几乎都会在这段时间里轮番上市,比较晚的品种会一直延续到七月中旬。

很多人都有一个“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文艺之心,这不奇怪,谁让这是苏大文豪的作品呢。但是,如果真的这么海量地吃荔枝,有时候会感觉越吃越饿。这就有些奇怪了,荔枝明明很甜,又不是传说中的消食片,怎么能吃不饱呢?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情况,那就需要注意了,因为你可能患上了“荔枝病”。所谓的荔枝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特征就是低血糖,并且是因为吃的荔枝太多导致的。这绕来绕去的,很让人摸不到头脑,我们还是从头捋一下。

荔枝确实很甜,所以才这么好吃,而且这种甜味不是人工添加的什么甜蜜素,而是荔枝中的糖分天然形成的风味。

化学上“糖”的定义是非常宽泛的,我们今后再表。但是血糖的糖就很狭义了,它指的是葡萄糖。换句话说,在血液中,只有葡萄糖的浓度高低才会被作为指标,它是身体直接消费的能量物质,影响了很多代谢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血液中

小梓奇闻趣事

的葡萄糖浓度变化。

其他的一些糖,在身体中往往也会转化成葡萄糖,然后才能被身体使用。比如淀粉,按照化学定义,它属于一种多糖,可以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所以高淀粉食物,像什么米汤、馒头之类,往往也是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我们最常吃的糖是蔗糖,蔗糖会在身体里水解成葡萄糖与果糖,果糖最终也会转化为葡萄糖,所以蔗糖也会很快提高人体的血糖。

平时吃的很多水果同样也是高升糖食物,因为它们的糖分也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荔枝也位列其中。

荔枝含有非常丰富的果糖。从化学结构的角度说,葡萄糖和果糖可以说是亲哥俩,它们的元素比例完全一样,结构也大差不差。打个比方来说,葡

一档揭露奇闻趣事的

萄糖在头上包了一条头巾,果糖就是把这条头巾围在了脖子上而已。

所以在酶的催化下,果糖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无非就是把围脖移到脑袋上罢了。对于这样的两兄弟,身体机制早就见怪不怪了。葡萄糖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因为果糖和葡萄糖这关系,当身体突然摄入果糖的时候,胰岛素也会开始分泌,尽管胰岛素并不能消耗果糖,只会消耗葡萄糖。

这当然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保护机制,但是问题在于,胰岛素是个闲不住的分子,它会非常勤劳地消耗葡萄糖。所以,吃的荔枝过多,就会出现一种情况:果糖还没来得及转化为葡萄糖,但是胰岛素却已经把血液里的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也就是荔枝病的简化机理了。当然,实际过程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就没必要越俎代庖去深究了。

所以,荔枝虽好,但不能多吃,这样真的会有危险。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tsfx/52803.html

以上是关于荔枝病-荔枝病是什么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荔枝病-荔枝病是什么;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76000.html。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