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皿方罍是如何出土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皿方罍是如何出土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皿方罍是如何出土的
皿方罍,为商代晚期青铜器,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它是如何出土的呢?又是怎样流传的呢?
器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盖呈庑殿顶形,罍身作长方口,直颈,高圈足。全器以云雷纹为底,上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肩部两侧装饰双耳衔环,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均装饰突起的长条钩戟形扉棱。
商皿方罍器型硕大,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
一说为,1922年出土于桃源县漆家河,依据为器盖收藏者、湘军高官周磐被处决前的交代材料。
另一说为,源于湖南省博研究人员的探访、考证以及《桃源民国志》的记载,认为皿方罍出土于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今架桥镇栖凤山村茅山峪组杉园山),时间为1919年。
民国八年(1919年),皿方罍由湖南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农民艾清宴挖得。
民国十三年(1924年),益阳商人石瑜璋购得皿方罍器身,自此器身和器盖分离长达90年。艾家将器盖交至新民学校充当学费,学校校长根据器盖上的铭文辨认为商代器物。
民国十四年
民国十七年(1928年),法国学者乔治·苏利耶德莫朗所著《中国艺术史》中,收录了皿方罍器身照片,并介绍为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收藏。此书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美国出版。
民国十九年(1930年)至1950年,皿方罍器身由日本藏家浅野梅吉收藏。1961年出版的其遗稿《中国金石陶瓷图鉴》,收录了皿方罍的照片,在文字说明中介绍购买于1930年。
1950年,周磐在昆明被捕,交出了器盖。
1950
195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明将器盖和相关材料,转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存。
1956年,省文管会与省博物馆合并,器盖和相关材料也移交湖南省博物馆。
1992年,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马承源先生在新田栋一家看到皿方罍器身,确认与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器盖为一套。
2001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拍卖,上博竞买未得,最终由一位法国买家以924万美元拍得,创下当时中国青铜艺术品拍卖价格之最。
2014年,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再次拍卖皿方罍器身,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牵头,湖南文博界、企业界和收藏界代表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经过艰苦谈判于3月19日
2014年6月28日,皿方罍器身与器盖在湖南完成合体,永久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tsfx/47577.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皿方罍是如何出土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物-皿方罍是如何出土的;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8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