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糊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国子监-糊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糊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糊名法创立于唐朝武则天即位初年,科举考试中,为公平起见,把名字给盖起来改卷,称为糊名法。但当时并没有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
历史
糊名在宋代常称为“弥封”,就是要把试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籍贯和初定等第都要封住或者裁去,以防评卷官徇私作弊。99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建议在科举考试中使用糊名办法,得到宋太宗的采纳。
1008年(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糊名法在省试中开始实行。采用糊名法以后宋真宗高兴地对宰臣王旦等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
作用
糊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陆游
故事
北宋国子监学生郑獬的遭遇就与糊名直接相关。郑獬曾求学于湖南湘阴县的笙竹书院,后来成为国子监生
而郑獬则在写给国子监祭酒的信中大发牢骚,宣称自己“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章,止得第五”,并将国子监祭酒比作劣等的驽马、挡路的顽石,而
这位考官发誓一定要让他落榜,因此他特地在众多的试卷中找到一份文笔极像郑獬的卷子,毫不犹豫地将这份试卷淘汰掉。但是阅卷完毕拆封以后,这位主考官发现被淘汰的试卷根本不是郑獬的,而郑獬则高中状元。糊名制度的实施是郑獬能逃脱国子监祭酒报复的关键,这也说明糊名是使科举制度走向公正的重要一步。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tsfx/46683.html
以上是关于国子监-糊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国子监-糊名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8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