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把稻谷去壳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古代怎么把稻谷去壳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代怎么把稻谷去壳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大国,中国最为出名的四大发明,一度推动了整个世界的科学进步。甚至是西方的力学原理或者数学知识,中国人都远在他们之前发现了这些奥秘。
虽然古代中国并没有如今中国的科技,但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很多工具和技术,让原本并不便捷的生活充满乐趣,就比如他们在没有现代机器磨米机的帮助下,依然能将稻谷变成米。
稻谷从田间收回来之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稻谷的水分,变成我们手中金灿灿的谷子
晒干的稻谷并不会直接进行剥壳,要先放到扬扇里面进行筛选,将其中收回来的众多谷物中的杂物分离,这个过程是利用了风力和重量,稻杆杂草会被吹出去,而稻谷会直接掉到出口的地方。
之后就是舂米,舂米就是古代人将稻谷变成米的方法。主要内容就是把打下来的谷子去壳变成米,我们所知道的糠,就是在舂米步骤中遗留下来的糙米外壳,其余留下来的就是吃的白米。
舂米是一种分离谷壳的过程,但并不是很复杂的技术。作为古代农民最为日常和普遍的
舂米的工具也不多,相比于现代化的工具,舂米其实是一种力气活。没有电
接下来是我们并不陌生的步骤,人们用棒槌去砸谷子,杂碎它坚硬的外壳,砸掉外面的米糠之后就是白玉般细粒的米。这个过程就是之所以说和捣药像,原因都是要将米或者药放入盛器中用棒槌碾砸,区别只是一个要将药草碾碎,一个要将谷壳捣碎。
简而言之,就是把稻谷放进坚固的容器里,用一个木棒上下捣压,将稻米“质壁分离”,就可以把壳去掉了变成米。但是这种方式的舂米并不能进行大量稻谷的剥离,容器和人力都有限制。舂的工具:臼
杵臼是古人使用的舂捣工具之一,方石凿成孔,这就是臼。这就更对人的身体素质有所要求了,一般凿臼都是成年男性的工作,一口臼需要用到一大块完整的石头。
臼有两种方式可以用于捣米,一种就是凿成孔,将稻谷放进去之后直接捣,就和普通的舂米方式相同,但是还有一种是将臼做成碓床,是一种十分耗费力气的体力活,同样也是聪明的古人通过自己对着力点的判断而设计出来的工作方式。
简单一点的臼就是石块上的石孔,将稻谷放进去之后用木杵捣,这就是所谓的杵臼,杵为木,臼为石,两者相互作用挤压,将中间的稻谷压碎,分离出谷壳和米。舂的工具:碓床
碓床所需要用到的石臼就是大型的石臼了。此臼的形状和酒盅相似,但是要比酒盅大很多,臼口的直径要不小于70到80公分,而这样凿成的臼,需要有四个人才
臼的内壁里面凿着锣纹,石身埋于地下,这样可以保持臼的稳当。臼口露出在地面外,其四周会用一些破陶瓷缸片贴平,形似碎面陶,可以方便清扫。在臼口的上面用大树身段做成了碓身。
碓的中间有横杆,就是跷跷板中间的支撑木杆,其运用到了杠杆原理,调整好作用的重心。一边下去,一边起来,就可以来回捣压,碓头与碓尾重复上下动作,利用重力将碓尾踩压臼坑,就是在舂米。舂的工具:土砻
土砻就是石磨,虽然现在并不常见,但是以前的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大石磨,作用十分广泛,可以来磨豆子、磨稻子、磨小麦等。但是这样的大型物件并并不适用于需求量不大的小型分离。
将没有杂质的稻谷放进石磨中,让稻谷顺着人们转动的的方向中滑入到石磨盘中间的圆孔中,然后经过沉重的磨盘摩擦碾压,就可以将稻壳剥离了,这也是农民家中常见的磨米方式之一。
但其实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米并不是纯米,是淡黄色的糙米。这个时候需要将糙米再次进入到扬扇中进行吹筛,将外面的糠壳剥掉,有的人家以前穷苦,买不起白米的他们就只能吃这种没有完全去壳的稻米,做成米糠团子。
从扬扇中出来的糙米,还要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一步就是回到了正常的舂米过程,稻谷放入石臼的孔中,用木杵捣米,利用木杵和石臼之间力的作用来去除这一层外皮,得到白色的大米。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tsfx/46668.html
以上是关于古代怎么把稻谷去壳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古代怎么把稻谷去壳;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8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