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共情的概念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咨询师-共情的概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共情的概念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1、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2、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1、求助者感到失望:认为咨询师对自己不理解、不关心,因而会感到失望,减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
2、求助者觉得受到伤害:由于咨询师没有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而过多的立足于自己,因而他就很难真正理解求助者的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反感甚至批评,这会使求助者觉得受到
3、影响求助者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求助者成长、进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缺乏共情,咨询师往往对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加
4、影响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反应:由于缺乏共情,咨询师就不能真正了解求助者的问题与需要,因而做出的反应也常常缺乏针对性。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角度)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角度)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如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7、不必有相似的经历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
8、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
1、咨询师视角需要转变,务必要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3、表达共情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该适度,才能恰到好处。
5、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一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6、表达共情还应
7、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特征。
8、咨询师应不断验证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shbt/46241.html
以上是关于咨询师-共情的概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咨询师-共情的概念;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8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