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荷兰文学的历史变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学-荷兰文学的历史变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荷兰文学的历史变迁
荷兰于12世纪末始有文字,形成荷兰文的语言──荷兰语则是由弗兰克方言、弗里斯兰方言和一些萨克森方言融合演变而成。
13世纪产生了荷兰民间文学。当时以佛兰德为中心的南方,由于受法兰西文化的影响以及市民阶级的觉醒,陆续出现了骑士传奇、《列那狐》等动物故事和宗教诗等文学作
在中世纪,荷兰文学是西欧广博
斯宾诺莎的哲理故事是17世纪文学精粹之一。荷兰文学在这一时期处于繁荣阶段,造就了像Vondel、Hooft、Huygens以及Bredero等伟大的作家。《圣经》在当时也被翻译成了荷兰语。1637年出版的《Statenbijbel》一书(系授权出版),被视为是荷兰语演变的一个里程碑。
Multatuli是19世纪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他的小说《Max Havelaar》对荷兰在东印度群岛(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的统治进行了控诉。
16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鹿特丹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埃拉斯穆斯(1466~1536)用拉丁文写成长篇讽刺作品《愚人颂》(1509),对当时作为封建制度的反动堡垒和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进行了揭露和嘲讽。他还将希腊文的《新约全书》译
此外,马尔尼克斯(1538~1598)还著有讽刺天主教的《神圣天主教会的蜂房》。16世纪下半叶,由于宗教改革和反西班牙的独立战争,南方的许多文学家和学者都迁移到荷兰省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避难,所以在16世纪末叶,荷兰省成为文学活动的中心。
17世纪,荷兰作为欧洲第一个强国,迎来了所谓“黄金世纪”。这时期,文学、艺术、科学、航运、贸易等同时繁荣起来。在文学方面先后出现了卡茨(1577~1660)、霍夫特(1581~1647)、布雷德罗(1585~1618)
同时,涌现了一批名著,如冯德尔的两大诗体悲剧《流放中的亚当》(1664)和《琉西发》(1654);霍夫特的田园诗剧《格拉尼达》(1605)和记录独立战争的《荷兰史》(1628~1647),布雷德罗的喜剧《牛》(1612)和《西班牙的布拉邦人》(1617)等。1637年,由于国家审定《圣经》的译文,促进了荷兰语的规范化,对文学创作也有影响。
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在文学上出现了某些停滞的现象,主要是18世纪的荷兰作家大多模仿、追随冯德尔等先辈的作品,特别是模仿法国的古典主义。例如兰亨代克(1683~1756)的喜剧《互相的骗婚》(1714)就是受莫里哀影响写成的。这时期的著名诗人比尔德狄克(1756~1831)的抒情诗《祈祷》(1796)和诗体悲剧《弗罗里斯五世》(1808)等,标志着荷兰文学的主流从古典主义转向浪漫主义。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sjwh/43091.html
以上是关于文学-荷兰文学的历史变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学-荷兰文学的历史变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9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