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方孝孺-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

  • 方孝孺,明成祖,中国古代史,明朝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6-08 21:0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方孝孺-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方孝孺-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

靖难之役,朱棣率军攻入南京,朝廷百官顺势向朱棣臣服,但方孝孺拒不投降,甚至打骂朱棣是不孝子,此后方孝孺被捕入狱。不过方孝孺是朱元璋委以重任的学士,朱棣本不想杀他,如果方孝孺愿意为他草拟登基诏书便饶他一命,但方孝孺肯定不会答应,最终是被朱棣连诛十族,这在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惩罚。方孝孺惨案的发生,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创伤,好在这段历史是被记录了下来。

方孝孺-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
方孝孺-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

连诛十族

古代的刑法非常残酷,其中最让人瑟瑟发抖的便是“株连法”,若是你犯了法,那么你最亲近的人就有失查的责任,跟你一样受罚。同时你犯的法越重,所受牵连的人就越多,一般顶格的处罚可以达到“九族”,即我们常说的“株连九族”。而这所谓的九族,概括起来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体细化如下:

父族四:姑与其子、姊妹与其子、女儿

中国数学奇闻趣事

与其子、己之同族。

母族三:是母之父族、母之母族、从母与其子。

妻族二:姥之父族、姥之母族。

诛“九族”的刑罚是把宗法制下的血缘关系网给全部一锅端了——一人犯法全族陪葬。如此重的刑罚,一方面是警告想犯法者,你对生死不在意,但别连累亲戚。

与此同时,也是在告诉世人,若发现自己身边亲近之人犯法,而你却帮着隐瞒,那么若事发,可也是同罪,请一定要帮助官府预防犯罪,要懂得大义

阿兵的奇闻趣事

灭亲。

然而纵使诛“九族”这么可怕,但历史上却依旧有人突破了这个极限,他做到了被诛杀十族,一个人犯事,数百人为其陪葬,而他仅仅只是为了2个字——骨气。

舍生取义

此人便是明初大儒方孝孺。方孝孺深受世人爱戴,被誉为“天下的读书种子”。明建文帝对他也是恩宠有加,除授其文学博士的官职,还把他尊为自己的核心军师,朝廷中的大事小事均向他问意见,并细心记录。

当年建文帝要削藩,方孝孺是力挺的人之一,且当朱棣造反之后,方孝孺主笔撰写了各式讨伐令,诏令、檄文等,是建文帝的笔杆子。然而方孝孺也是害死建文帝的人之一,当朱棣的大军要兵临南京城之时,建文帝准备带着核心文武大臣撤退,然后再东山再起,毕竟当时大半天下,依旧遵循建文令。

结果方孝孺是死活不肯,他拉出祖训,说建文帝作为君主,应该为社稷而死。而这直接促使建文帝自焚。城破了,建文帝也死了,但是方孝孺并没有果断死社稷,遭朱棣抓入大牢。后来考虑到自己要为篡位正名,朱棣也没准备难为他,毕竟对方是读书人领袖,掌握着笔杆子,直接杀掉,说不准后世要把自己写成什么妖魔鬼怪。

于是,朱棣决定给方孝孺一个“立功”的机会,让他为

各国女性奇闻趣事

自己的登基写个诏书,也算是二人和解的诚意了。但哪曾想,方孝孺情绪化了。当朱棣叫侍从给方孝孺端上笔墨纸砚,方孝孺大哭了起来,还边流眼泪边大骂朱棣“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也是个情绪化的人,他觉得自己已经让步了,方孝孺却不给好脸色,这是在啪啪的打自己脸,于是下令顶格处罚: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听到自己要被杀,还要让家族陪葬,方孝孺依旧面不改色,他不接受朱棣的威胁,他要保住自己的骨气,于是怒道“便十族奈我何?”。

最终,朱棣下令诛杀方孝孺九族,同时对于那些跟着方孝孺学习的门生,朱棣担心他们都学坏了,于是决定一起杀了,让他们陪自己的老师

宋丹丹奇闻趣事图片高清

。后世记录中将“学生”归为一族,把方孝孺记为被诛十族。不完全统计,方孝孺的亲友门生共计873人在这次事件中被杀戮,在那个时间点,只要有人举报你去方孝孺哪里听过课,往往就得人头落地,很多读书人就这样为这位跟自己非亲非故的方孝孺陪葬了,死得莫名其妙。

方孝孺用十族人的命,成就了他一人骨气。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zglssj/42149.html

以上是关于方孝孺-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方孝孺-方孝孺灭十族是真的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91961.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苏公网安备\"苏公网安备32031202000918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