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卫星-1959年2月17日: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气象卫星-1959年2月17日: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1959年2月17日: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先锋2号(英语:Vanguard2)是美国海军部于1959年2月17日发射的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是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设计用来观测云层分布,但因为它的自转轴不稳定,因此其数据无法被利用。设计轨道寿命为300年,任然在轨。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
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
1、轨道(低和高轨两种)。
2、短周期重复观测。
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轨道:气象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或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为了保证云图的质量,气象卫星的太阳同步轨道呈圆形,偏心率要求小于千分之一,倾角大于90°,高度
姿态控制:为了保证云图的图片质量,气象卫星必须具有很高的姿态稳定性。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要求姿态的变化率小于千分之几度每秒,
数据传输:气象卫星的数据传输有4种:气象遥感仪器获得的原始数据向地面数据处理中心站传输,常用频段为1700兆赫,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最高可达28兆比特/秒;气象遥感仪器获得的数据经卫星上初步处理后,实时向地面发送云图等气象资料,常用频段为137兆赫和1700兆赫,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气象遥感仪器获得的数据经传到地面作各种数据处理后,再通过气象卫星向各地广播云图等气象资料,常用频段为1700兆赫;收集地面气象站、海洋自动浮标和设置在无人值守地区的自动气象站所获得的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资料,常用频段为401和468兆赫。
气象卫星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①卫星云图的拍摄。
②云顶温度、云顶状况、云量和云内凝结物相位的观测。
③陆地表面状况的观测,如冰雪和风沙,以及海洋表面状况的观测,如海洋表面温度、海冰和洋流等。
④大气中水汽总量、湿度分布、降水区和降水量的分布。
⑤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及其分布。
⑥太阳的入射辐射、地气体系对太阳辐射的总反射率以及地气体系向太空的红外辐射。
⑦空间环境状况的监测,如太阳发射的质子、α粒子和电子的通量密度。
这些观测内容有助于我们监测天气系统的移动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sjlssj/41760.html
以上是关于气象卫星-1959年2月17日: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气象卫星-1959年2月17日: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成功;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9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