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折出时期的评剧是什么样的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莲花落-折出时期的评剧是什么样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折出时期的评剧是什么样的
评剧是由“对口莲花落”发展而来,其中还经历了“折出”时期。这个时期的戏剧受东北二人转影响,“对口”的场次、叙述等都发生变化。
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
清朝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
东北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
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
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41417.html
以上是关于莲花落-折出时期的评剧是什么样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莲花落-折出时期的评剧是什么样的;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9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