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

  • 濒湖脉学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6-13 17:0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

《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系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根据宋·崔嘉彦所撰《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五脏平脉、杂病脉象及真脏绝脉等。内容切合临床实际,易于记诵,流传甚广,为初学中医者学习脉法之阶梯

奇闻趣事骗子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
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

成书背景

王叔和《脉经》的撰成,可谓达到了脉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但

非洲奇闻趣事去小卖部

《脉经》理论精微,内容广博,学者欲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殊非易事,加之卷帙较大,故

狗的奇闻趣事

未得广泛流布。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一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变,很快流传开来,甚至有“《脉诀》出而《脉经》隐”之说。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且“文词鄙俚”,内容亦有错误失实之处,故引来后世数百年的批评,《濒湖脉学》即为此种批判的总结之作。

内容简介

《濒湖脉学》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论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共27种脉象;后一部分系李时珍之父李言闻根据崔嘉彦《四言脉诀》删补而成的《四言举要》,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脉学。《濒湖脉学》对每种脉象,先简明地援引前人之记载,继而以“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或“体状相类诗”栏目,分别叙述各种脉象之特点、鉴别及所主疾病。如对浮脉之论述,首先说“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体状诗:“浮脉惟以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接着又用简明文字区别各种情况下之浮脉:“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后,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杨杨讲奇闻趣事全集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接着又用简明文字说明各种病证中所出现的不同特点的浮脉:“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散劳极。”

影响评价

《濒湖脉学》以歌诀形式叙述介绍27种脉象特点,便于学习,为后世初学脉学者所必读。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40558.html

以上是关于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讲了什么内容;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94644.html。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苏公网安备\"苏公网安备32031202000918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