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梆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北路梆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北路梆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调更高亢。后来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响,特别注重唱功,创造了很多花腔。
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20。
北路梆子,与蒲州梆子、中
北路梆子是山陕梆子腔在晋北地方化的产物。明末清初,山陕梆子腔在晋、陕、豫三角地带形成后,不久便北传,在山西北、中部以至绥察一线广为流布。
据代州“大成班"鹿蹄涧舞台1937年题壁记载,乾隆初年已出现了本地班社,大约在嘉、道时期,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清末民初,
唱腔
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别。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音锣等组成。
北路梆子的唱腔深受蒲州梆子的影响,具有高亢激越、淋漓酣畅、稳健粗犷的特点,同时又结合
曲牌
北路梆子的曲牌,来源颇杂:就其曲名看,有来自南、北曲者,有来自庙堂音乐者,也有来自民间吹打乐以至民间小曲者;还有两首“老勾腔”,又可能是清初山西勾腔遗响。曲牌用场不同风格各异,均归“丝弦曲牌”与“唢呐曲牌”两类。
锣鼓经
北路梆子的锣鼓经,俗称锣鼓点。其基础是山陕梆子的传统锣鼓经,更多的则是北路梆子艺人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发展创造和灵活组合的复合锣鼓点或成套锣鼓经。也有一些是从兄弟剧种吸收移植过来的,如【垛头】、【叫头】之类。锣鼓经分为“大家俱”“小家俱”和“勾锣家俱”三类。
演唱
北路梆子的演唱,早期大都是真假嗓结合使用。真嗓俗称“本音”,假嗓俗称“背股音”,只有个别嗓音特别好的演员才能用真嗓演唱(如须生焦生玉、李万林、花脸李存富等)。清同治以前无“坤角",女性角色亦由男演员扮演(称“男旦”),为追求女性色彩,连念白都真假嗓并用。民国之后,女演员渐多,甚至已出现“女扮男妆”现象,她们全用真嗓演唱,男演员则仍多真假嗓并用。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39568.html
以上是关于北路梆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北路梆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19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