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高加米拉战役的过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亚历山大-高加米拉战役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高加米拉战役的过程
高加米拉战役(ThebattleofGaugamela),又译作高加麦拉战役、高加美拉战役、或称高加米拉会战,指的是公元前331年10月1日马其顿帝国与波斯帝国在巴比伦(今巴格达)以北的高加米拉地区进行的一场战役。
在得到马其顿军队步步紧逼的消息后,等候多时的大流士也确定了自己的作战方案。他将用大量的战车和战象去扰乱马其顿人的阵脚,并用优势骑兵去同时包抄对手的两翼。最后以部署在前沿的精锐步兵为向导,策动二线援军围歼整支马其顿主力。
9月30日,大流士就下令庞大的军队提前完成布阵。纵使要士兵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度过整夜,也不能给对手以任何发起夜袭的可乘之机。然而,正是这个决定让他的想法被亚历山大看的一清二楚。
马其顿人注意到,大流士的希腊雇佣军数量极少,几乎仅相当于己方的两个步兵团规模。因此,其所在的右翼就势必是真正的主攻方向。在他们的外侧,除了来自高加索地区的轻装步兵外,都是由叙利亚、卡帕多西亚人和亚美尼亚来的精锐重骑兵为主。
加上里海南岸与帕提亚地区的补充兵力,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在他们的身前是50辆带头冲锋的卷镰战车,身后是善于步战的卡里亚人、巴比伦人、米底人和骑兵素质出众的斯基泰人。
亚历山大一定也会非常在意对方的左翼部署,因为那会是大流士对于伊苏斯之战的教训总结。除了效仿希腊人组建的卡尔达克步兵外,那里集中了来自波斯、巴克特里亚和里海沿岸的众多骑兵。
显然,波斯大王这次不想自己的左路被轻易突破,所以给负责这一翼指挥的总督贝瑟斯(贝苏斯)以机动力强的部队。足足100辆卷镰战车被部署在阵前,显然有直接冲乱马其顿精锐的意味。哪怕不能击溃对手,也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拖延,给右翼重兵争取时间。
最后在中路,大流士的个人安危由不死军步兵和皇室贵族骑兵负责。他们的前方不仅有50辆战车,还有15头来自印度的大象。只是由于缺乏使用这些巨兽的经验,波斯大王最后决定将其全部留在了后方营地。
波斯人作战计划的最大缺陷,是如何在混乱的战场上控制如此庞大的部队。根据最为保守的估计,其总兵力规模最少也接近10万人。在相隔数里的战场上,左-中-右三军都由复杂的兵种构成多线。
所以,其大部分兵力会在开战后就失去控制。大流士的本意或许是让两位总督自行发挥,只在整体布局上做出要求。但这也为他的最后失败埋下了隐患。
马其顿军队按照惯例布阵。老将帕米尼奥率领6个密集阵15,000重装步兵组成中央阵营,方阵之间的距离相当宽敞,这样就有足够的空间变换阵形;左翼主力是2,000特萨利重骑兵,他们右边是一个营的希腊联盟重骑兵300人,左侧是1,000希腊雇佣军步兵;亚历山大亲率2,000近卫骑兵在右翼打头阵,他的左边依旧是3,000精锐的近卫步兵。
在阵线前沿亚历山大部署了数千游击步兵组成的散兵线,他们的任务是遏制波斯战车的冲击。其中既有最为善战的阿格瑞安标枪兵,也有来自其他色雷斯部落的山地战士。他们身边往往还有来
因为马其顿阵线的长度勉强和波斯中央方阵等齐,而波斯骑兵组成的宽大两翼对马其顿军队形成包围之势,亚历山大在两翼的侧后方各部署了4个营的骑兵约1,200人,轻、重骑兵各占一半,斜向外组成侧卫线,兵力布置前轻后重形成防守纵深。
因为估计到自己的右翼将成为波斯军队攻击的重点,亚历山大给右翼侧卫部队加强了500名弓箭手和500名标枪手。
另外在第一线部队后面约1公里的地方,亚历山大部署了第二道阵线,由大约15,000希腊联盟步兵组成,这道防线的特别之处在于面向后方排列,显然是为了防备波斯骑兵的大纵深迂回包抄。部署完毕的马其顿战阵呈一个空心的梯形阵式。
由于战后大流士三世的作战序列被马其顿军队所获,古典史料留下了波斯阵线的详细资料。
大流士三世充分利用宽广的战场地形,排列出一个长达8公里的巨阵。波斯王矗立于一
波斯将领率领各自的部队组成两翼,巴克特里亚(Bactria,今阿富汗)总督拜苏(Bessus)带领16,000来自中亚草原的骑兵组成左翼,在左翼前沿大流士三世部署了100辆战车和2,000塞提亚(Scythian)铁甲骑兵组成的突击集团,他们的目标显然是亚历山大统帅的马其顿右翼。
巴比伦总督马扎依指挥的波斯右翼由16,000来自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高原的骑兵组成,右翼前沿是50辆战车和2,000亚美尼亚铁甲骑兵组成的突击方阵。巴比伦和阿拉伯步兵在后面组成第二道阵线。
当亚历山大指挥着全军向右翼发起斜行机动后,大流士也让自己的左右两翼开始分头夹击。分散在三个正面的200辆战车,也几乎同时向着眼前的目标发起冲击。
在马其顿散兵的努力下,大部分波斯战车在半途中就惨遭拦截。少量幸存者得以靠近正在向右侧机动的长枪方阵,却依然被训练有素的士兵散开躲避。随之而来的是位于二线的希腊同盟军,他们非常轻松地就将这些漏网之鱼全部消灭。
但波斯的攻势远不止如此。长期担任巴克特里亚总督的贝瑟斯,策动大量的东方骑兵杀向亚历山大本人所在的右翼先锋位置。这些人马具装的精锐分队,很快将轻装的希腊雇佣骑兵击溃,并惹得亚历山大派出更多同盟军上前迎战。
马其顿军队的战场指挥系统,在这样的机动交战中优势明显。亚历山大一方面要指挥身边的骑兵机动,一面还能通过传令兵、吹号和军旗等手段,调拨其他位置的部队相互增援。
于是,先前还气势汹汹的东方骑兵们突然发现,自己忽然深陷对手部署的战术陷阱。不仅有更多马其顿的同盟骑兵向他们发起反冲锋,周围还有赶来的轻步兵对自己投射火力,甚至有招募自亚该亚地区的希腊重步兵进行掩护。这些都是亚历山大布置在右翼外侧的预备力量,思路与大流士的集团分兵之策类似。
但更小的分队规模,不仅节约了有限的兵力,还赋予指挥者以更多灵活搭配的选择。
贝瑟斯则只能让更多骑兵上前施压,绕到更外侧的位置突袭。但在那里,他们又遇到了从第二线赶来的希腊同盟军步兵,继而被重步兵的盾墙挡住去路。因此,波斯左翼虽然在场面上看似围攻着马其顿人的右翼,实际却被不断前进的对方赶着向后撤退。但因为波斯重骑兵装备精良,马其顿人不得不承受着伤亡浴血奋战。
在战场的另一头,马扎亚斯的情况与贝瑟斯类似。大量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在骑射手掩护下尝试侧翼突袭。但他们也遭到了克里特弓箭手和色雷斯标枪兵的远程狙击。
负责马其顿左翼指挥的老将帕曼尼奥,一样可以用来自雅典的雇佣步兵和其他希腊骑兵,不停的向波斯人发起反冲击。其中,又以来自法尔萨鲁斯等帖撒利城市的骑兵最为精锐。他们有着堪比马其顿贵族的骑战水准,在同亚洲强敌的对抗中不落下风。
当马扎亚斯不断延伸侧翼兵力,同样会遇到从第二线赶来增援的希腊同盟军。但他们成功地压制了帕曼纽,让整个马其顿左翼停下来进行防御,波斯人的兵力优势,迫使马其顿的预备力量不断左移应对波斯骑兵。当亚历山大亲自节制的右翼不断前行后,就在中路的方阵步兵之间形成了一个致命的空档。
一直稳居中路的大流士,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他不仅派出波斯中央阵线的禁卫军骑兵和印度骑兵从缺口高速突破,也开始将原本排在二线位置的步兵也及时调拨上来。
这个过程势必会比较缓慢,但在两翼部队都以全力出击的情况下,他和不死军步兵的周围实际上也没有了其他掩护部队。他深知亚历山大擅长侧翼突袭,不希望这一失误被对手借机抓住。
然而突破密集阵的波斯骑兵并没有从背后攻击马其顿阵线,而是高速穿过第二道防线左侧的缺口,直扑马其顿大营。显然波斯禁卫军得到大流士三世的明确指令,不惜代价解救他的母亲和儿女。战前亚历山大对大流士三世的心理刺激终于奏效,对亲人的牵挂果然使波斯王在关键时刻失去理智。
波斯禁卫军同马扎依派遣的3千精骑汇合,轻易驱散了看守马其顿大营的色雷斯步兵,然后开始劫掠辎重马车,寻找王室成员。根据古典史料记载,当大流士三世的母亲从仆人那里得知波斯军队大获全胜,觉得难以置信,居然拒绝跟随波斯救兵离开大营。
无论如何,大营失陷沉重打击了马其顿官兵的士气,帕米尼奥派人请示亚历山大如何应对,亚历山大回答说:「告诉帕米尼奥,不要在乎一点后勤物资的得失,如果我们赢得胜利,连波斯人的大营也将属于我们」。
马其顿军队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糟糕的局面,不但两翼被敌人迂回包抄,阵线中央被敌骑突破,连大营也失陷敌手。马其顿官兵的抵抗意志已经到达崩溃的临界点。就在此时奇迹发生了。根据古典史料记载,一只苍鹰突然飞临马其顿阵线右翼上空,在亚历山大的头顶盘旋。
祭司亚里斯坦德立刻跳上一匹战马,沿着马其顿阵线奔驰,大声呼唤:「看那只盘旋的鹰,这是马其顿胜利的征兆!」后世史学家大多认为「盘旋的鹰」其实子虚乌有,很可能是亚里斯坦德为了振奋马其顿官兵的士气编造出来的。
高加米拉战场是松软的砂土地,数十万人马几个小时的混战势必扬起漫天尘土,这种能见度下马其顿官兵根本无法看到一只低空盘旋的鹰。
无论如何,显然这个征兆极大地鼓舞了马其顿将士的士气,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马其顿阵线突然坚挺起来,第二线的希腊联盟步兵甚至反攻大营成功,将波斯骑兵驱逐出去(如果波斯骑兵选择向马其顿阵线后方背击,他们则会在后方抵御波斯骑兵的冲击)。
到当前为止,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与近卫军步兵都没有直接参战。他们在周围盟军掩护下,稳步而坚定地离开原有位置,努力机动到波斯中央战线的侧翼。虽然周遭早已杀成一片,但他们却还在苦等自己的最佳下手时间。为此,他们不仅要面临整条战线断裂的危局,还必须对从侧后方掠过的印度骑兵也视而不见。
直到亚历山大发现整个波斯左翼已经被完全挤压出原有位置,才下令伙伴骑兵和3000名近卫军步兵加速前进,转向大流士应该所在的左侧。在迟钝的波斯二线部队就位前,发起了决定整场战役胜负的致命一击。
于是,在大流士等人的惊恐注视下,亚历山大和他的菁英骑兵们拍马杀到。负责保卫大王安全的不死军也立刻转头迎战,但面对大量居高临下的3米长枪刺击,只用2米长矛的他们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伙伴骑兵的高速冲锋,更是让适合远距离作战的复合弓迅速失效,战斗完全成为了血腥的近身肉搏。
很快,又有马其顿近卫步兵及时杀到,配合骑兵展开了对波斯大军核心的联合绞杀。虽然波斯的最精锐步兵始终拼死抵抗,却发现自己完全缺乏友军协助。随着4个马其顿长枪方阵的靠近,密集的枪林彻底将波斯人压制下去。
相比此前在伊苏斯时的逃跑,大流士选择战斗到底。但一支乱军丛中射来的标枪,击毙了为波斯大王驾车的驭手。由于场面混乱和视线不清,不少士兵以为是大
已初步获得胜利的亚历山大,准备继续进行追击,可来自战场另一侧的消息却打断了他的原定计划。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sjlssj/29384.html
以上是关于亚历山大-高加米拉战役的过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亚历山大-高加米拉战役的过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0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