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满族文化-满族酸汤子的来历

  • 满族文化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7-08 23:4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满族文化-满族酸汤子的来历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满族文化-满族酸汤子的来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满族酸汤子的来历

如果说酸汤子是属于整个东北并不太准确,这种以苞米为原料的食物只在辽东和吉林东部一带流行,是满族文化里很有特色的一道美食,是满族历史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烙印。

满族文化-满族酸汤子的来历
满族文化-满族酸汤子的来历

相传满族人打入关内以后,留守在关外的八旗子弟依旧保持着游牧民族的本性,食物的匮乏依然是这些人最大的敌人。康熙年间,韦小宝带着建宁公主去和吴三桂的儿子完婚,发现闽南一带居然种着大片大片的苞米,这东西韦爵爷从前也没见过,惊呼道,“辣块妈妈不开花,开花都是红胡子!”

韦爵爷忽然兴致大发,在苞米地边上跟老农民豪赌三天三夜,最后用了作弊的手段才赢了千亩地的苞米。他立刻派人把赢来的苞米送回北京呈给康熙,康熙想到关外固守根基的兄弟还在缺衣少食,便把这些苞米赏赐给了他们,这就是东北种植苞米的开始。

以上虽然是小鱼杜撰的说笑,但苞米确

知识久奇闻趣事尴尬图片

实是康熙平定三番时传入东北的,同时传入的还有大白菜。而这两种东西经过百年的沧桑,如今是东北最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没有其一。

游牧民族的聚居地一般都是靠近河边,每年7月份的雨季,河水暴涨,淹没了辛苦种下的苞米,成片称片地倒伏在淤泥之中。清朝强盛时期,东北的满族人口暴增,皇粮根本填不饱全家十几人的肚子,如果再没了这些苞米,冬天就会挨饿。

有满族人把过水倒伏的苞米青棒子掰下了,拿回家后把七八分熟的玉米粒子扒下来,他们又不懂晾晒,直接

美国农村奇闻趣事

扔进大泥缸里储藏起来。三五天过后,再掀开泥缸的盖子,一股刺鼻的酸腐味道轰然升起,连忙捂住鼻子倒退几步。

可这股味道闻着闻着就没了开始的呛鼻子了,反倒是一股清香惹的口水从舌根泛滥出来。小心地捞一些出来,

在日本的奇闻趣事

清水漂过,碾碎揉成面团,下到滚开的锅里,嘿,这味道,啥也不说了,先整几碗再说吧。这就是最早期的酸汤子的来源,本来是坏掉的苞米粒,经过发酵,酸化,糖化,竟然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美食。

再后来,满族人进一步改善了制作的过程,发酵后的苞米上石头碾子扒皮,碾子一圈一圈的碾压,会把浸泡过的苞米水粒子碾碎,淀粉挤出来,玉米皮会整体脱离,玉米胚芽糖化好的也会挤碎,融入淀粉中。用水摆,会把苞米皮分离,剩下纯粹的苞米淀粉和苞米胚芽。重新再放入大缸里浸泡,继续发酵,经常换水,把浸泡的苞米

想做奇闻趣事怎么选择英文

面粉中的杂质和发酵菌霉污物逐渐捞出,剔除干净。

在大缸里发酵糖化五天,苞米面和苞米淀粉完全释放出来,胚芽糖化充分,淀粉分离充分,苞米面粉会逐渐沉淀到缸底,面和水逐渐分离。把大缸里的水逐渐捞出来,再把底层的面和淀粉混合物捞出,用包布装起来,挤压和吊挂,逐渐滤干水分。挤干的面,装入大盆,放在阴凉通风的仓房里,一面储存,一面继续发酵,酸化。这才是完成了酸汤子原材料的制作。

游牧民族一向以大鱼大肉为主食,酸汤子恰好可以去油腻,是非常好的佐食,大大改善了他们饮食习惯,人的寿命也随之延长了很多。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33727.html

以上是关于满族文化-满族酸汤子的来历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满族文化-满族酸汤子的来历;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07510.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