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谢安-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山再起,意思是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讲的是谢安一直在东山归隐,直到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出山指挥淝水之战。出自《晋书·谢安传》。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谢安出身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的一个名门望族,自幼聪慧,沉着冷静,举止大方,思敏捷。再加上他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
当时担任扬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三番五次地命都县官史催通,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但是面安对仕途毫无兴趣,他只任命一个多月就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还又多次谢安仍然下以回绝,以此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接连上指责谢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对谢安禁锢终身的决定,然而谢安却对此不不屑一顾,泰然处之,后经皇帝下诏才赦免。
谢安的妻子刘氏是名士刘惔的妹妹,眼看谢氏家族中的谢尚(谢安堂兄)、谢奕(谢安的哥哥)谢万(谢安的弟弟)等人相继担任军中要职,只有谢安隐退不出,于是问谢安:“夫君难道不应当像他们一样吗?”谢安无奈地答道:“只怕难免吧。”
谢安虽然屡不愿出山,但当时的士大夫却都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谢安的名声愈来愈大,甚至有人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公元350年,谢万奉命讨代前燕,后兵败被革职,谢氏兄弟再无人担任高官。为避免门户中落,年已四十的谢安毅然于公元360年接受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邀请,作了司马。从此、他离开东山从政,成为了东晋著名的政治家。成语“东山再起”即典出于此。
消息传出以后,意然引起了朝野轰动。在他动身前往江陵的时候,许多朝士都赶来送行,中丞高鬆挖苦说:“卿屡次违背朝廷旨意,隐居东山不出,人们时常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如今苍生又将如卿何!”而谢安毫不介意。
谢安入仕后,由于政绩卓著,先后升任吴兴太守、侍中、吏
谢安中年步人仕途,从政25年,身居相位长达16年之久。他出入虎狼之地而不惧,面临大敌而不慌,运筹帷幄,以少胜多,其谋略、城府、才华,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名士与名相。
《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lsdg/32968.html
以上是关于谢安-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谢安-谢安东山再起的典故;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0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