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何最终走向衰落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何最终走向衰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海上丝绸之路为何最终走向衰落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福建省泉州市出土了一艘宋代古船,据考古专家测算,这条船长约三十米,宽十米,吃水将近四米,排水量大约四至五百吨,载重量为两百吨,值得一提的是,这艘船采用了先进的水密隔舱技艺,意思就是说,整个船舱被隔舱板分成多个舱区,各个舱区互不相通。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在航行过程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进水,也不会影响其他舱区,使整艘船不至于沉没。这项技艺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西方国家至少先进了八百余年,然而这还只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一
宋代的船不仅制作精良而且还装配了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最早人们用它来看风水,直到北宋末年,指南针才开始应用于航海。这项伟大的发明对于海上丝绸之路来说,贡献是极为巨大的。
有了它,宋朝的货船就能走出中华,发展海上贸易。汉唐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大都是通过陆路进行
历史进入宋代,我国的对外交流又有了长足的发展,海运贸易逐渐取代陆路贸易,成为了对外交流的唯一途径。宋朝的统治者们非常有商业头脑,他们公开鼓励甚至推崇人们经商,在以往的朝代,商人往往都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士农工商,商人在最后一等。但宋朝不同,因为有了皇帝的推崇,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从此人们对这个职业不再另眼相看,很多普通百姓开始经商,结果就造成了一个现象。
宋朝商人们开始乘船出海,外国客商们也开始云集中国,将中国盛产的丝绸和瓷器等物,经东南亚,穿印度洋,运往东非和欧洲,由于商品主要以丝绸和瓷器为主,海上丝绸之路,又叫做海上陶瓷之路。
随着海上航运的日益繁荣,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海港城市。其中最大的贸易港当属福建泉州,王安石变法后,北宋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外商和征税,市舶司的税收极为丰厚,用《宋会要辑稿》中的话来说就是,市舶之利最厚,动以百万计,远胜取之于民。
不过,宋朝的税也不是白收的,他们也为商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比如说当时有一位东南亚的外商突发重病,不幸在泉州去世,留下了一大笔财产。很多人觉得这就是无主财产,完全可以充公。但宋朝市舶司的官员们,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外商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已经非常不易,如今又遭遇不幸,怎能再占有他的财产呢?
于是官员们从市舶司的登记表中查到了这位外商的国籍和住址,派遣专人将这笔钱送到了外商家人的手中。家属收到钱后,非常感动,为了表达谢意,还专门修造一座佛塔,为宋朝祈福。
这些小事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宋人的口碑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中得到了外商们的
南宋灭亡后,元朝仍维持了宋朝制度,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并没有随着宋朝的灭亡而消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就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港。泉州从此成了元朝的摇钱树和聚宝盆,为元朝贡献了大笔的赋税。
明朝时期,虽然朱元璋撤销了市舶司,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但明成祖朱棣继位后,郑和七次下西洋,又开创了一个海运的新时代,将航路拓展到了全球,标志着海上丝路达到了极盛时期。
然而到了清朝,统治者对海禁的管理更加严格,甚至到了片板不得下海的地步,对外贸易只局限在广州一地,东南沿海大批港口纷纷衰落,在加上鸦片战争后,海权的丧失,西方列强利用鸦片肆意掠夺中国资源,最终导致繁荣的海上丝路在清朝走向了衰落。一条海上丝路,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非遗瑰宝,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一起来守护。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zglssj/20064.html
以上是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何最终走向衰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为何最终走向衰落;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