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 列宁,无产阶级政党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7-18 21:0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莫斯科时间1924年1月21日18时

奇闻趣事乐开怀

50分,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岁。列宁(俄语:Ле́нин,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Ильи́чУлья́нов),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思想体系。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与补充。

列宁主义跟马克思主义等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无产阶级专政

关于北京的奇闻趣事

”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合法斗争(即在资产阶级议会中进行议会斗争),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所谓的民主制度。

而列宁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所谓的合法斗争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义化的可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即使一国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仍然有必要采取专政的方式保卫无产阶级政权。

党报理论

1、党的报刊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喉舌、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

2、在党报与党

威县奇闻趣事

的机关的关系上,党报是全党的舆论机关、宣传机关,并且应在党的纲领范围内进行宣传。党报应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报必须与党的机关保持一致,并接受党的绝对领导。

3、无产阶级党报应该反映工人的利益,反映广大群众的利益。

工作原则

1、党报工作者的创作自由必须服从于党的基本利益。

2、宣传报道必须绝对真实。

3、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是坚持原则,充满战斗性的机关报。

无产阶级导师之一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创建者。他成功地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伟大实践。

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先后分别用中国革命与中国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肯定了列宁主义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之路,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列宁主义思想体系中一系列重要思想,如:东方社会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思想、党内民主建设思想等,对于当代中国全面实现社会

奇闻趣事诡异照片大全集

主义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sjlssj/17986.html

以上是关于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列宁-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3264.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