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新加坡中元节的习俗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元节-新加坡中元节的习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新加坡中元节的习俗
新
集体供奉
中元节期间
商家店铺和公司企业也在街头巷口贴上红色招纸,设坛酬神,虔诚祈祷“好兄弟”(当地人对鬼魂的讳称)保佑生意兴隆,阖家平安。因为中元节除超度先人外,还普渡十方孤魂,倡导多行善事,所以人们也愿意在公共焚烧桶烧纸以普施供奉。
七月歌台
华人常以歌舞形式祭奠亡魂,这一文化特性在新加坡被发挥到了极致,整个七月“鬼月”夜夜载歌载舞。最初负责献演的是
到了现代随着从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地新移民歌手的加入,歌台表演逐渐成了主流,舞台也由早先简单的卡车车厢相拼,变成了临时搭建的固定舞台。祭祀的沉重严肃气氛被热闹的歌舞冲淡许多,七月中元节更像是为全体新加坡人举办的一场娱乐盛宴。
七月初一,在很多社区的空旷地都搭建起一个标有“盂兰盆会”字样的歌台。
左侧是拜祭用的供台,摆放着烧猪、鸡、鸭和水果、罐头、干粮杂果、素食斋品等供品,装饰着彩色的三角旗,供桌前还
还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们围着歌台嬉戏。热闹欢庆的气氛吸引了不少过路行人和游客驻足观看。千万要注意的是,哪怕站得再累,也不要去坐歌台下第一排空着的席位,因为那是专为“好兄弟”们准备的。新加坡的中元节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肃穆冷寂,烟火舞乐充满整个农历七月。
投标晚宴
焚香烧纸祭奠完毕,欣赏着歌台上的表演,中元晚宴也开筵了。食物很丰盛,而且对所有人都开放,可以任意免费取用。在宴席中间会进行福物投标的活动,主办者通常邀请演艺界小有名气的人士来主持喊标,用来喊标的福物是据说会有好彩头的吉祥物,多为金色,如金龙或黄梨,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但往往最后投中的价格会高出市价数倍。
投标者的目的在于施行善举且得个好彩头,期盼会有福报,增加好运财气。投标所得主要用于慈善事业,甚至有的中元宴会当场直接派发慈善礼包给生活较为贫困的人。新加坡人敬祖追远、倡导爱心的传统,重视优秀道德传承的风气,散发着这个移民国家的独特文化魅力。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sjwh/30202.html
以上是关于中元节-新加坡中元节的习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元节-新加坡中元节的习俗;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