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草书<洛神赋>》鉴赏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赵构《草书<洛神赋>》鉴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赵构《草书<洛神赋>》鉴赏
《洛神赋》是曹植的名篇,历代取资书画,出了不少佳作,仅就书法而言,就有王献之楷书、赵构草书、赵孟緁行书、祝允明草书,都是书法史上的名作。
今天要说的就是赵构的《草书<洛神赋>》。
赵构在政治上的庸怯早有历史定论,但在书法史上却占有一席之地。书史每艳称父子书家,前有羲献父子、欧阳父子、米氏父子,其实赵佶与赵构也完全称得上父子名家。
赵构《草书〈洛神赋〉》今藏辽宁省博物馆,
写时省略了原文所有的语气词"兮"字,这样的省略在书法
作品属于小草,虽气脉连贯,而又字字独立,笔笔清楚。赵构曾言"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草则腾蛟起凤,振迅笔力,颖脱豪举,终不失真","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者,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
至于字亦可正读,不渝本体,盖隶之余风。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间,自然于二法臻极,焕手妙体,了无阙轶。反是则流于尘俗,不入识者指目矣"。强调楷书的基础作用,主张草书"使笔画不失真为尚",故其所书
其实早在苏轼就经常强调楷书的重要,主张行草要有法度,所谓"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黄庭坚亦谓"草法欲左规右矩,此古人妙处也"(《论书》),这当是一时的书法观念,世云"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当就整体而言,以楷书、行书分别为唐、宋两朝书艺代表为前提。
倘若专论草书,宋人也是尚法的。对法的崇尚,甚至限制了宋朝草书的进一步发展。
赵构此卷虽是自家面貌,却也是渊源有自,其中智永对他的影响较明显,笔意、字势均可见出,米芾的影子也还有一些。《翰墨志》曾专提到智永,并称"得其《千文》藏",今存赵构书迹亦有《临智永真草千字文》,可见其浸淫之深,赵构在《翰墨志》中毫不掩饰其对米芾的喜爱,甚至记载了米芾生活的部分细节,大有今日追星族之风,米芾在《海岳名言》中丑诋前贤,二王之下,唯于智永《千字文》许以"秀润圆劲,八面具备",赵构喜爱智永或许也曾受到米芾的影响。
另外,我们拿出米芾《焚香帖》和赵构《洛神赋》作一对照,也可以明显见出二者的相似,可以说,早期对米芾的取法在赵构晚年作品中仍有
陆游曾言"思陵(赵构逝后葬于永思陵)妙悟八法,留心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赵构自称"四十年间,每作字,因欲鼓动士类,为一代操觚之盛",上有提倡,下必风靡,在南宋,以赵构为中心,学习书法风气甚浓,足为小朝廷"中兴"之点缀,赵构在书法的发展上自有他的贡献,是不必抹杀的。
当然这个贡献越大,他有负于当时江山社稷的也就越多--书法对他而言真是逃避责任用来自我慰藉的一副良药。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8432.html
以上是关于赵构《草书<洛神赋>》鉴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赵构《草书<洛神赋>》鉴赏;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