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髯口的特点与发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越剧髯口的特点与发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越剧髯口的特点与发展
在小歌
20世纪40年代初,老生不用传统挂须,学习话剧的“粘胡”。后因“粘胡”化妆法既不方便又花时间较多,遂改用铜丝作架子制作各种胡须。大面需用满腮胡须时不再用“虬髯”,改用“套胡”,小丑不再用“八字胡”“吊搭”,而用“夹鼻胡”“翘胡”,被统称为“改良胡”。传统“满口”不见嘴唇,改良胡用粗铜丝弯曲成型,嘴唇外露可见。
20世纪60年代上海越剧演古装剧时全部用改良胡,胡须原料以人发和牦牛毛为主,掺入羊毛,后将毛发勾在肉色丝绢或网眼纱上。演现代剧目:少数民族剧目及外国题材剧目时,一般均采用粘贴的办法。
戏曲舞台上,生、净、末、丑各行角色所戴的髯口,是代表人物面部的
髯口,戏曲中各式假须的统称。又称“口面”。用牦牛毛或人发制成。从山西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来看,早期的髯口似用细绳所拴,三绺髯、满髯都较短,紧贴面颊,接近写实。后来改用铜丝作挂钩,趋向夸张、装饰,式样上也逐渐丰富。髯口的改进,同演员注意利用髯口做种种身段动作以刻画人物的情绪、性格有关,并由此而形成“髯口功”。
各式髯口的色彩,一般有黑、黪、白三种,以区别角色的年龄。少数形貌怪异或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黑红二色髯的。髯口的式样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样又比长髯丰富。
髯口的色彩主要包括黑、黪、白三种。各式髯口的色彩,以区别角色的年龄。一些行貌怪异、性格暴烈的人物及神怪,也有戴红髯、紫髯、蓝髯、红黑二色、红白二色髯的。个别剧种还有戴红黄蓝白黑五色髯(如粤剧扮金兀术、方腊、东海龙王用的“扎髯”),这种过于怪异的髯口未能流行。
髯口还可以通过其形状、样式、长短、疏密来表示剧中人的年龄、身份、容貌和所处的境遇。髯口的式样很多,其中短髯的式样又比长髯丰富。髯口的常用式样,加上色彩的不同和尺寸上的若干区别,就有了许多变化,故戏曲剧团常备髯口有数十种之多。
髯口中还有一些是专人专用的,如关羽,原戴三髯,后为突出表现他的美髯,创制出五绺髯,用人发制成,为关羽专用,故又称“关公髯”。三国戏中的另一个人物──司马师,戴的黑满髯上要另加一缕红髯,以表现他患眼瘤,长须为流血所污。水浒戏中的刘唐,在所戴黑扎或黑二涛髯中夹几绺红髯,称为“刘唐髯”。
髯口不仅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7042.html
以上是关于越剧髯口的特点与发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越剧髯口的特点与发展;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19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