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营养日-1989年0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全国学生营养日-1989年0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1989年0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1989年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营养学家于若木的主持下,结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制定了1991年至2000年十年学生营养工作计划。这一计划命名为“护苗系统工程”,其中确定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其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2001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以(卫疾控发【2001】120号)文联合颁布文件将“中国学生营养日”法定下来。
中国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膳食热量供给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量偏低,优质蛋白比例小,钙、锌、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明显不足。由于膳食中铁的吸收利用率低,我国20岁以下人群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6—29%。城市中小学学生一日三餐普遍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而实际上应该早餐丰富才对。
学生膳食中植物源性铁的比例过高,铁的质量差、吸收少;学生钙摄入不足,仅为有关标准的40.6%,这与学生膳食中奶制品、豆类消费量偏低有关。值得一提的是,中学生学业负担重,睡眠不足,导致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脑细胞活力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不佳;饮食不重视,导致营养状况不如小学生;城市学生因生活水平高,学生偏食严重,多吃高热量的巧克力、饼干等食物影响身体发育,同时缺乏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
另外,由于很多学生和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学生片面地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运动量不足,我国青少年肥胖症发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达15.3%。而青少年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定时炸弹”。
为了青少年茁壮成长,应大力普及学生营养知识,为学生提供合理的饮食结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应根据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标准,合理调配膳食,做到荤素、粗细搭配,平衡健康。
营养学专家在首届中国学生营养健康节新闻发布
营养状况和营养成分的优劣是影响一个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更令人担忧,5岁以下的农村儿童的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分别达到23.9%和29.5%,直接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城市中小学生肥胖率上升较快,如2001年北京高达15%——17%,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肥胖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中小学生体育锻炼量不够,以致2000年学生体能素质指标比1995年有所下降。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郭栉懿说,有数据表明我国11岁——14岁的青少年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人矮2——3厘米,主要原因是我国青少年膳食不平衡,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营养不良。据统计,西部地区儿童营养不良较东部严重,身高体重不达标的比例为20%,生长迟缓的比例则高达30%。专家认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营养盲”在我国城乡已成当务之急。
1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history/zglssj/4229.html
以上是关于全国学生营养日-1989年0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全国学生营养日-1989年0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