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台简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镇北台简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镇北台简介
镇北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镇北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
镇北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约5公里处红山上款贡城西南角,东隔款贡城与东梁相望,北越长城为东西梁,西隔210国道连老爷庙梁,南为沙窝,地理坐标为东径109°43′33.
台周边遍植杨树、松树、柏树、柠条等植被。东200米、北400米处分别为新建队、桥头村,有居民50户约200人。
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台呈方形,共4层,高30余米。台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
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至今基座尚存。
紧依台北下方建的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是当年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的场所。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明初,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市与蒙人贸易。
自互市后,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明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镇北台平面呈正方形,高四层。
镇北台建于1607年,属于万里长城防御体系之一的观察所,是明长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台为正方形,四层,外砌砖石,内筑夯土,外砌砖石,底大顶小,逐层收进,总占地近5000平方米。
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米
第二台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台南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北面石刻“镇北台”(已毁),均为万历时延绥巡抚涂宗浚所书。现“镇北台”三字为当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
台东外砌砖石踏步达四层。第四层高4.4米,周长35.44米,顶层台面积225平方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
台的每层有石台阶可登,台依山据险,巍峨挺拔。站在镇北台之顶远眺,金沙蓝天、碧澄水库、逶迤长城、绿色林带和的城郊。
可以看到红石峡水库,治理沙漠的辉煌成果——沙地植物园和沙漠运河——西沙渠、榆东渠;榆卜界沙漠海子风光和郁郁葱葱的林带果园;秦长城的烽火台遗迹和起起伏伏的黄土丘陵,还有16世纪汉蒙友好贸易的红山市——易马城、红石峡和榆林古城。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5893.html
以上是关于镇北台简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镇北台简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