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东汉的科技文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东汉的科技文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东汉的科技文化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水平。
东汉时期,造纸业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西汉时,造纸工艺还处在探索阶段。《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时,尚方令蔡伦总结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造纸的技术。新的造纸工艺,主要是在纸浆的化学处理和漂白等关键工艺上有了重大突破。蔡伦的改进,使造纸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纸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
蔡伦的功绩是不朽的,当
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中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
自然科学方面,以南阳“科圣”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地动仪,直到1700多年之后,欧洲才发明了类似的仪器。他在天文学巨著《灵宪》中对月食成因的解释,使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揭示了月食成因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5478.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东汉的科技文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东汉的科技文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