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传言方》简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刘禹锡-《传言方》简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传言方》简介
传信方,医书名。见《唐书·艺文志》。2卷。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人。生于唐大历
《医心方》中也引录本书数方,如以槐枝丸治痔上便以艾灸上七壮,以知为度;疗春夏之交,露坐夜久,腹内痞痛,以大豆、生姜煎服;一切痢神效方,用黄连、黄柏、羚羊角茯苓为散蜜丸,姜蜜汤下;疗蜘蛛咬,取羊乳久服,以愈为度,亦有验案为证。以上为传信方中的内容,方小而有效。
刘禹锡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他对医学颇有研究,尤其重视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曾集平素所得并经观察实践之方药,编著为《传信方》两卷,流传甚广。
童年时代,刘禹锡体弱多病,他自称,每当见到同龄伙伴个个“武健可爱”时,就免不了为自己的羸弱之躯而羞愧。他在《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一文说:“愚少多病,犹省为童儿时,夙具襦袴,保姆抱之以如医巫家。针烙灌饵,咺然啼号。”于是,他从小就有学医的愿望,对医药的兴趣促使他阅读了大量的医药书籍。
在于“论方书”中说:“从世医号富于术者,借其书伏读之,得《小品方》,于群方为最古;又得《药对》,知本草之所自;考《素问》识荣卫经络百骸九窍之相成;学切脉以探表候”。
正是在这种勤勤恳恳的用心钻研下,不仅丰富了他的医药知识,学会些治病方法,并且他用所学技能为亲属和朋友治病时,还经常收到满意的效果。他还以“行乎门内,疾辄良已,家之婴儿,未尝诣医门求治”而自豪。
尽管刘禹锡最终未成为一个“职业医生”,还自谦是“行乎门内”。但从他所撰集的医方治病的记述中,有“前后试验数十人皆应”、“此极神验,得力者数十人”等话来看,刘氏并非对医术仅识其皮毛,而是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中年后,刘禹锡对医学的兴趣未减,在医药学的贡献是编集了《传信方》一书,此书完成于元和十三年。刘于自述撰集经过说:在连州(今广州连县)时,与他在医药研究上志同道合的好友薛景晦,送给他一本薛氏自编的《古今集验方》。
刘氏在读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而薛氏写信也请刘禹锡将自己积累的医方及用过验方也拿出来交流交流。刘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于是就将行箧中积得的或经验证有效的五十余方汇集成书,取名《传信方》。
“传信”一词颇为贴切,意思就是把自己所确信的东西传告别人,此词出自《春秋》“信以传信”之义。
刘禹锡主张博采众方,不断创新,针对具体病症灵活运用,“医拯道贵广”。他注重临床实践
《传信方》云:“予少年曾患癣……偶于楚州,卖药人教用芦荟一两,炙甘草半两,研末,先以温浆水洗癣,拭净敷之,立干便瘥,真神奇也。”还强调“一物足了病者”之单验方治病,重视群众防治疾病的经验,他的《传信方》搜集方剂几十个,大多来源于民间验方,或者是经过亲身检验的常用良方。
《传信方》中每个方药“皆有所自”,大多数来自民间有事迹可传的验方。
比如“芦荟甘草治癣方”是刘氏在少年时从一卖草药摊上学来的;“葱涕治打仆损伤方”是从一位不知名的“军吏”那里学到的;“柳宗元救治三方”是从同僚挚友柳宗元那里获得的,等等。这些方药不少是经刘禹锡反复试用证明是有效的,正如刘氏强调的:它们都
《传信方》虽只收录了五十余方,但涵盖了内、外、妇、儿、口腔、眼科等多科疾病,如腹痛、霍乱、脚气、痢疾、疔疮、月经病、虫咬伤等。这些都是当时的常见病。
所收方药还具有“廉(价廉)、验(有效)、便(易得)”三个显著特点,如大豆、生姜治腹痛;牛蒡子根治热厥;山李子和野蔷薇根治口疳;稻草灰治跌打损伤等等。所用的药都是房前屋后、山坡沟旁等易得易种的“贱药”,不用花钱或者花极少钱就能得到,这些方药特别深受穷乡下邑百姓的喜爱。
《传信方》收录的验方临床价值较高,加之叙述严谨,言语生动,也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宋代著名的《图经》、《证类本草》及明代《本草纲目》等医籍都引用过此书中的药方。有的方还被日本的《医心方》、朝鲜的《东医宝鉴》所收载,说明《传信方》还为中外医学交流作出了贡献。
《传信方》,在当时不仅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而且在国外广泛流传,如日本的《医心方》、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1089.html
以上是关于刘禹锡-《传言方》简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刘禹锡-《传言方》简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