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日铁路-拉日铁路通车的历史意义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拉日铁路-拉日铁路通车的历史意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拉日铁路通车的历史意义
提到拉萨,很多人都会想到蓝色的天空、洁白的哈达、庄重的布达拉宫、热情好客的藏族女孩。而说到日喀则,很多人摇头,不熟悉或者未曾听说。日喀则实为西藏第二大城市,诞生于雅鲁藏布江与其支流楚河的交汇处,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境内还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更是事关国家西部安全的重镇。
然而因地域问题,交通运输不甚便利,阻碍了人们去观赏、去发掘的脚步。2014年,雪域高原上扬起一条长长的丝带,全长253千米的拉日铁路建成通车,连接起西藏最重要两座城市——拉萨和日喀则,是继青藏铁路创造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奇迹之后的又一壮举。拉日铁路将进一步扩大西藏铁路的覆盖区域,显著改善西藏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加强西藏与内地的交流融合,促进西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拉日铁路是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一条连接拉萨市与日喀则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呈东西走向,为青藏铁路的延伸线,也是西藏铁路网中承东启西的一条区际干线铁路。
拉日铁路是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一条连接拉萨市与日喀则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呈东西走向,为青藏铁路的延伸线,也是西藏铁路网中承东启西的一条区际干线铁路。
拉日铁路于2010年9月26日动工建设;于2013年12月31日完成铺轨;于2014年8月16日全线竣工运营。
截至2014年,拉日铁路东起拉萨站、西至日喀则站,全长253千米,共有14座客货车站;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
技术难题
拉日铁路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地热温度最高、内燃机车牵引隧道最长、高海拔风沙治理等三项世界性难题。
长大桥隧
拉日铁路是一
高原气候
拉日铁路位于青藏高原深处,全线海拔在3600米至3920米之间,全年平均日照时间3300小时;空气稀薄、气温寒冷、紫外线强,施工人员需面对高寒缺氧的作业环境,在保证建设效率的同时还要预防高原疾病。
复杂地质
拉日铁路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复杂恶劣,断层发育明显,最宽断层达700米;沿线周围的山体多由砂砾、砂及粉土组成,高原雨季期间易诱发滑坡、落石、泥石流等灾害;在雅江流域,受裸露河床、戈壁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沙化,遇大风天气会发生沙蚀路基现象。拉日铁路穿越雅鲁藏布江峡谷区,约60千米范围内分布着大量热泉,地热温度一般可达40到90摄氏度之间。此外,拉日铁路的轨道路基还需面对青藏高原常年冻土问题。
宗嘎一号隧道
拉日铁路宗嘎一号隧道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海拔3850米,全长10.410千米,为当时中国高原铁路第一座万米级单线特长隧道;隧道位于雅江北岸中高山区,进口位于泽朗曲沟西岸冲洪积台地,出口位于雅江北岸宗嘎村后的基岩山坡处。
线路周边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陡峭,冲沟发育,岩爆现象突出;途经两个断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涌水量大。由于隧道过长,
吉沃希嘎隧道
拉日铁路吉沃希嘎隧道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3974米,其中有2685米路段受地热影响,最高温度可达65.4摄氏度,为一条高岩温隧道,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冰块、洒水降温。
年楚河特大桥
拉日铁路年楚河特大桥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全
科研成果
拉日铁路宗嘎一号隧道获2016年至2017年度中国国家优质工程奖。
拉日铁路东连既有青藏铁路和规划中的拉萨至林芝铁路,西接规划中的铁路聂拉木亚东口岸线,是西藏铁路网承东启西的一条重要干线。作为延伸的“天路”,拉日铁路的开通运营将完善西藏铁路网结构,改变西藏西南部地区单一依靠公路运输的局面,为“世界屋脊”发展再添新翼,对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土资源开发、改善沿线各族人民出行条件、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的开通,西藏拉萨至日喀则短途运输越来越受两地市民群众的欢迎,生活在拉萨、工作在日喀则或生活在日喀则、工作在拉萨成为可能;拉日铁路形成串联两座城市间的重要纽带,已然成为“双城”旅客的首选交通方式,有力促进了两地之间的“同城化”和“一体化”。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20657.html
以上是关于拉日铁路-拉日铁路通车的历史意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拉日铁路-拉日铁路通车的历史意义;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