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瑀-张瑀《文姬归汉图》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瑀-张瑀《文姬归汉图》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瑀《文姬归汉图》
《文姬归汉图》卷,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金代画家,张瑀所作。
张瑀,金代人,生平不详,传世书画有《文姬归汉图》。旧题为南宋人作,后在画上发现署款“祗应司张瑀画”六字,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年所设,所以张瑀应为金代画院画家。
此图笔法简练劲拔,衣带飘忽。全卷共画12人,有着胡服的胡使
此画收藏有序。前端有明万历的“皇帝图书”和“宝玩之记”两印,后端书款处有“万历之玺”。传至清代为清官内府收藏,卷上有清高宗乾隆亲笔题签:“宋人文姬归汉图”,下注“内府鉴定”四字,钤“神品”、“乾隆宸翰”两印。乾隆帝赏画之余,意犹未尽,还在卷上题诗记之。诗末押“比德”、“朗润”两个小方印。此后,画面上还盖有嘉庆、宣统等储印十枚,前隔水上有“梁清标印”、“蕉林秘玩”;后隔水上有“蕉林玉立藏图书”,后隔水之外还有“苍岩子”、“蕉林居士”两方收藏印。
蔡文姬为汉代蔡邕之女,汉末战乱中被掳至匈奴,居十二年。后曹操念其父无后,以金璧相赎归汉。
《胡笳十八拍》相传为她所作。历代画““文姬归汉”的画家不少,多有象征,且以《胡笳十八拍》取意,分段描绘。
张瑀的画则不以为然,整幅取势,略去背景,用飞扬的线条极有韵致地画出风沙弥漫的漠北大地上,一队迎风行进的人马。画面气势开合起伏,高低错落,以实景和虚景相构和的方式展现主题。
人马是直观的、实在的
是卷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重点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不如配景,人疏密错落,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
画左上方署款“祗应司张□画”。“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设置,系内府机构,掌给宫中诸色工作,似清朝内府之造办处。由于宋朝无此机构,由此断定张瑀为金代宫廷人物画家。可证为金代作品。
“张”下一字漶漫不晰,郭沫若释为“禹”字。日本大阪美术馆藏有题为“宋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卷者,其构与此颇相似,故论者有内容之争。然均以为稀世珍品,可补画史不足。
画上钤有明万历“皇帝图书”等三玺,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诸凿藏印。《石渠宝笈重编》著录。
文姬归汉故事画在南宋颇为流行,张瑀画卷显示了宋金之间绘画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18127.html
以上是关于张瑀-张瑀《文姬归汉图》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张瑀-张瑀《文姬归汉图》;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6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