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

  • 中国习俗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8-11 02:10
  • 小虎历史故事网

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

笨贼的奇闻趣事

巴基斯坦的奇闻趣事

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
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
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

现代拜年

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

奇闻趣事人的进化过程

,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

崔娃疫情期间奇闻趣事

下座位做搀扶状,

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感谢性的拜访

凡是上年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16693.html

以上是关于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中国习俗-正月初一拜年习俗的由来;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6950.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