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曹丕-曹丕《感物赋》赏析

  • 曹丕,三国,曹操
  • 奇闻趣事-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4-08-13 00:54
  • 小虎历史故事网

曹丕-曹丕《感物赋》赏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曹丕-曹丕《感物赋》赏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曹丕《感物赋》赏析

《感物赋》是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创作的一篇赋。此赋铺叙了作者种植于庭院中的甘蔗由旺盛而凋零的现象,并由此感慨自然宇宙的先盛后衰和兴废无常。全赋于清新浅畅的言辞之外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历史的哀宛绵长的隽永情怀,主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曹丕-曹丕《感物赋》赏析
曹丕-曹丕《感物赋》赏析

作品原文

感物赋

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泠泠。堀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

白话译文

自从动乱以来,天下的城郭都变成了废墟。只有前太仆的住宅还完好无损。南征荆州,还归乡里时,曾临时住在这里。于是在院中栽种甘蔗。经过夏天到了秋天,开始时茂盛,后来就衰萎了,从中感悟兴盛和废败都是无常的。感慨叹息的同时,写作了这篇赋。

正逢阳春节气的降临,感悟天地自然的通灵。眼看乌云阵阵密集,瞬时天空完全阴沉。及时的大雨自天而降,长长的雨线带着冷清。挖掘院落成为园圃,种植甘蔗就在前庭。炎热的夏天它们茂密旺盛,到凛冽的秋天却已飘零。难道只有甘蔗才是如此?确实是人和物都有相同的命运。

创作背景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南下讨伐荆州刘表。十二月,曹操兵败赤壁,引兵北回。在建安十四年(209年)三月,到达其故里谯。同年七月,曹操又率军从涡水经淮水南下。十二月,曹操又回到谯,这几次征伐,作者一直跟随在

美国奇闻趣事文章

曹操身边。

结合赋序所述,可知此赋当作于建安十四年(209年)年底。当时天下丧乱,城郭丘墟。作者目睹种植于庭院中的甘蔗,经过夏季的雨露滋润而繁茂,到了凛冽的寒秋却日益凋零,不由感慨自然宇宙的先盛后衰和兴废无常,于是创作此赋来抒发他的兴废盛衰之感。

文学赏析

此赋序文对此赋的精神内涵作了明白的阐释,而正文在通篇铺叙之后,仅以结尾“信人物其有之”勾摄,于清新浅畅的言辞之外传

奇闻趣事上传不了照片了

达出作者对生命、历史的哀宛绵长的隽永情怀。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

端午节的奇闻趣事

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之气与自然之气相感应,当自然事物发生变化时,那些敏锐的文人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也开始生成,作者的《柳赋》和此赋便是这类体验的结晶。

“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涉夏历秋,种植于庭院中的甘蔗亦由旺盛而凋零。这本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恰好正触动了作者“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的心灵创伤:汉末以来持续不断的大动乱,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那种城郭丘墟的剧烈变化,以及曹操在两年间军事斗争中的先胜后败,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心灵创伤。

此赋因而由物及人,从自然界而人类社会,引出“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其有之”的无限慨叹。相对而言,《柳赋》咏、感相结合,以柳树之丰茂写迁逝之悲;此赋则以感为主,以甘蔗之荣枯抒兴废之无常。

奇闻趣事小片段

就主题而言,作者“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视“有常”为“无常”,在赋中提出“信人物其有之”,情真意切,凄侧动人,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zgwh/13937.html

以上是关于曹丕-曹丕《感物赋》赏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曹丕-曹丕《感物赋》赏析;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8103.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