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妖-聊斋故事《宅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宅妖-聊斋故事《宅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聊斋故事《宅妖》
《宅妖》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长山李公,大司寇之侄也。宅多妖异。尝见厦有春凳,肉红色,甚修润。李以故无此物,近抚按之,随手而曲,殆如肉耎,骇而却走。旋回视,则四足移动,渐入壁中。又见壁间倚白梃,洁泽修长。近扶之,腻然而倒,委蛇入壁,移时始没。
康熙十七年,王生俊升设帐其家。日暮,灯火初张,生着履卧榻上。忽见小人,长三寸许,自外入,略一盘旋,即复去。少顷,荷二小凳来,设堂中,宛如小儿辈用粱䕸心所制者。又顷之,二小人舁一棺入,仅长四寸许,停置凳上。安厝未已,一女子率厮婢数人来,率细小如前状。女子衰衣,麻绠束腰际,布裹首;以袖掩口,嘤嘤
(1)大司寇:指李化熙,字五弦,长山(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和滨州市邹平县长山镇一带)人。明崇祯进士,官四川巡抚,总督三边,统理西征军务。入清,官至刑部尚书。《长山县志》、《山东省通志》、《清史稿》均有传。司寇,西周所置官,春秋、战国相沿,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
(2)春凳:一种长且宽的木凳,比较矮,夏日可用于睡觉乘凉等事。
(3)故
(4)白梃:白木棍棒。
(5)委蛇(wēi yí威移):通“逶迤”,曲折而行。
(6)康熙十七年:即公元一六七八年。
(7)设帐:指设馆授徒,做教书先生。《后汉书·马融传》载,马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8)粱䕸(jiē皆)心:高粱秆心,今作“梁秸”。䕸,此处通“秸”,农作物收割后的茎秆。二十四卷抄本版《聊斋志异·荞中怪》:麦既登仓,禾䕸杂沓,翁命收积为垛,而亲登践实之,高至数尺。文中“䕸”字与此文都是指此。
(9)安厝(cuò错):安措,安置。厝,停柩待葬。
(10)厮婢:奴婢。
(11)衰(cuī催)衣:丧服。衰,通“缞”。详见前《咬鬼》注。下句“麻绠”,是旧时居丧者束于腰际的麻绦。
(12)睥睨(bì nì币腻):窥察。原意为斜视,形容愤怒的样子或高傲的样子,此处为窥视观察。
长山县李公,是李大司寇的侄子,他家里经常有妖异出观,一次,李公见厅上有条长板凳,呈肉红色,非常细润。他因为以前没有见过这东西,所以走近摸了摸。一摸,板凳随手弯曲起来,和肉一样软。李公吓了一跳,拔腿就走。边走
康熙十七年,有一个书生王俊升在李公家教书。一日黄昏时候,刚点上灯,王先生穿着鞋躺在床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yswh/13808.html
以上是关于宅妖-聊斋故事《宅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宅妖-聊斋故事《宅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