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成语典故:唇亡齿寒的故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唇亡齿寒-成语典故:唇亡齿寒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成语典故:唇亡齿寒的故事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汉语成语。
释义: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
唇亡齿寒的出处
《唇亡齿寒》选自《春秋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注释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首先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自刘向、裴骃、刘歆、桓谭、班固皆以《左传》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亦称:“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唇亡齿寒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的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用美玉和名马作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一定会跟着被灭掉。这样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可虞公不听谏劝。宫之奇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到了曹国。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密切的联系,成了晋国的俘虏。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唇亡齿寒的意思和故事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成语典故请关注历史文化栏目。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culture/lsdg/11361.html
以上是关于唇亡齿寒-成语典故:唇亡齿寒的故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唇亡齿寒-成语典故:唇亡齿寒的故事;本文链接:http://gazx.sd.cn/qwqs/22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