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梁·萧统《陶渊明传》)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陶渊明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梁·萧统《陶渊明传》)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梁·萧统《陶渊明传》)
陶渊明是东晋的大诗人。他写的诗
陶渊明出身大族,祖上世代为官。父亲也当过太
后来,他在别人的推荐下,做过几任小官。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秋,他迫于生计,到彭泽(今属江西省)当县令。
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来督察。督邮不过是太守的属吏,职别不高,但因代表太守来县乡督察,所以权势很大。这次来的督邮又是个很傲慢的人,自以为了不起,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县吏赶紧去禀报陶渊明。陶渊明很清高,对这种趋炎附势的人最瞧不起,但也只能去见他。
正要去时,县吏对他说:“大人,去见督邮必须穿上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一种官饰)。不然,督邮会在郡守面前说你坏话的!”
陶渊明听了
说罢,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了彭泽。屈指算来,他当彭泽令不过80多天。
原来,“五斗米”是指当县令的微薄俸禄,“乡里小人”是指像督邮那样依势欺人的官吏,“折腰”即弯腰,指下拜行礼。陶渊明宁可弃官,也不愿向乡里小人弯腰下拜,表示他很有骨气。此后他归隐田园,亲身从事耕种,创作出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不为五斗米折腰&rdqu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梁·萧统《陶渊明传》
原文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swenhua/46410.html
以上是关于陶渊明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梁·萧统《陶渊明传》)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陶渊明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梁·萧统《陶渊明传》);本文链接:http://gazx.sd.cnhttp://gazx.sd.cn/qwqs/24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