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党同伐异的故事(党同伐异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后汉书-党同伐异的故事(党同伐异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党同伐异的故事(党同伐异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
汉武帝时,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武帝采用儒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规定只有精通儒家学说的人,才能被举荐做官。
于是,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等五部儒家著作奉为经典,称为五经,并在当时的太学中设立五经博士,专门向太学生们教授五经,学生考得好的可以做官,成绩优秀的可做大官。在太学中,太学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三千人。
到汉宣帝刘询的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派太子太傅萧望之主持,在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举行了一次大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儒生们把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看成是自己的同党,把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称为异党,同党们团结起来,一起对异党进行讨伐。所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评论这种现象时,称之为“党同伐异”。
后来,&ldq
党同伐异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
原文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swenhua/46457.html
以上是关于后汉书-党同伐异的故事(党同伐异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后汉书-党同伐异的故事(党同伐异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本文链接:http://gazx.sd.cnhttp://gazx.sd.cn/qwqs/24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