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稻-古代真的固步自封吗?盘点古代引进的那些农作物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占城稻-古代真的固步自封吗?盘点古代引进的那些农作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代真的固步自封吗?盘点古代引进的那些农作物
在现代说到古代封建社会,相信在许多人的影响中都是固步自封的,但是也并非都是如此,例如在农作物的引进方面,在我国的历史上就由不少,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大家都知道,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超过15个国家的100多名科技人员。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杂交水稻的面积已分别超过10万公顷和20万公顷。
历史转了一个大圈,宋朝时引入占城稻的地方是古占城国,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当年这里出产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被宋真宗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如此看来,宋真宗算是古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了。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他不但引进了占城稻,而且还试种并不
早在宋真宗之前,中国局部也引进过占城稻,只是没有全国推广罢了。
占城稻是宋朝重点推广的优良稻种,因为来源于越南占城而得名。占城是当时安南的一个贸易中心,东南亚地区的水稻通
人们发现它比原有的稻种更耐旱、生产期短,对土地要求也低,丘陵坡地都可以生产,还可以预防一定的旱灾。在南方湿热地区,二月份种下占城稻,两个月后就可以收割,不影响下一季的种植。这样南方就可以种两季稻,产量翻番。
宋真宗对占城
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南宋。在宁宗时期,所有州县衙门的东西壁上,都画有《耕织图》,供百姓观看学习。《耕织图》由21幅耕图、24幅织图组成,图文并茂,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普读物了
与此同时,宋真宗还在皇宫内苑亲自督种占城稻,收获后召集所有大臣一起庆祝,以示皇家对种稻的重视。而汴京属于华北地区,这里能够种植成功,意味着北方同样可以种占城稻。
宋朝其实从来没有放弃在北方水稻,除了增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国防,利用水网稻田阻止辽国的骑兵机动。众所周知,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卖给契丹后,华北平原直接面对辽国铁骑,除了坚城要塞外,乡野完全任由辽骑驰骋。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宋朝在华北前线种植水稻,把旱地变成水田,大大限制了辽骑的机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一开始,北方人不懂种稻,在华北种的是晚稻,长了一年却不结果。第二年改种早稻,才有收获。从此,华北前线变成了江南稻乡。
宋朝对水稻生产的促进,不仅仅是引入新稻种,在水利、工具、施肥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第一次实现了精耕细作,后世只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并没有再有质的超越。
水利方面,宋朝在南方的水利项目超过唐朝一倍以上。在太湖地区,从吴越国开始,就有专门负责水利的地方军七、八千人,以保证该地区灌溉和防灾的需要。
在占城稻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又选育出许多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品种。原来占城稻只是一个早熟而耐旱的品种,但引进推广之后迅速分化,先是生育期的变化,出现了六十日、八十日、一百二十日等不同的生育期,甚至名称也因此而变。南宋淳熙二年《新安志》载:“占禾,本出于占城国,其种宜旱,亦曰旱稻。”南宋淳熙九年《三山志》:“占城,相传其种自占城国……今土俗谓之百日黄是也。”南宋嘉泰《会稽志》:“蚤(笔者注:通“早”)占城。凡占城,土人皆谓之金城,不知何义也。一名六十日……白婢暴、红婢暴、八十日,三者亦占城之属,秋初乃熟,其收晚于早占城……泰州红、黄岩硬秆白、黄岩软秆白,三者亦占城之属。”后来,日本学者加藤繁统计了一下,认为共有82种名称属于占城稻系列。虽然名字各异,但是都是占城稻的变种。这些品种同原来当地的早、中、晚稻相搭配,为当地粮食增产、品种布局的进一步合理化及南宋时期长江流域的稻麦两熟农作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早熟、耐旱、省肥还耐水,占城稻的基因突变迅速适应并占领了中国南北农田,这得益于宋真宗的大力推广。宋以后不再听说占城稻之名,明屈大均解释说:“其种因闽人得于占 城,故名占,亦日籼;籼音仙,早熟而鲜明,故谓之籼。”宋时的占城稻并入了我国古来就有的早稻序列。
宋朝虽然对外的战绩不怎么样,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关心民生的王朝。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宋朝并不抑制土地兼并,覆灭了多个朝代的土地兼并,在宋代从来都不是问题。
宋代农业单产高,无地农民只要佃租一定的土地,再加上织布、蚕桑等副业,他们的生存至少是有保障的。宋朝也有农民起义,但规模都不大,对朝廷构不成威胁。由此可见,农业确确实实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在中国古代,葡萄“蒲陶”(《史记·大宛列传》)、“蒲桃”(《汉书·西域传》)等几种叫法。大约在5000~6000年以前,葡萄在北非、西亚与中亚等地已开始栽培。中国内地引进葡萄原来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始自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都有关于葡萄自西域引进的历史。(今年来的考古资料显示甘肃等地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的年代就有葡萄种植的遗迹,但是葡萄从西方传入的结论应当是合理的。)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在墨西哥被驯化为栽培种,15世纪传入欧洲,明代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只是作为观赏花卉,后来才逐渐用作调味料。明代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完成的《牡丹亭》中列举有“辣椒花”。到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才指出了辣椒的食用价值:“番椒,又名秦椒,白花,子如秃笔头,色红鲜可爱,味甚辣。”清代时,辣椒的食用价值被充分认识,既作蔬菜,又作辣味调料,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正式将它列为36种香料之一。从清代开始,我国的西北、西南、中南、华南等地均大量种植辣椒,并培育出许多新品种供烹饪食用,尤其是川、滇、黔、湘更是大量和巧妙使用辣椒,使当地烹饪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玉米又叫苞米,棒子。玉米原产于南美洲在大航海时代散播世界各地主要种植在温带地区,玉米在明代中期传入中国。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玉米应用面非常的广泛既可以加工成食品又可以加工成饲料还可以生成燃料,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玉米了。
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外来物种不是用来吃的,那就是棉花,在此之前我们的老祖宗上层人士只穿皮草或者是桑蚕丝的,而穷人则以麻制品为主。所以棉花的传入对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是非常大的福音。作为植物油的重要来源芝麻、花生和葵花子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在此之前,中国人食用油主要以动物油为主。腰果则是20世纪30年代才从国外引进的,它的原产地是巴西的东北部。
从这些古代引进的农作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也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固步自封的,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原文出处:https://www.66lishi.com/lswenhua/8453.html
以上是关于占城稻-古代真的固步自封吗?盘点古代引进的那些农作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占城稻-古代真的固步自封吗?盘点古代引进的那些农作物;本文链接:http://gazx.sd.cnhttp://gazx.sd.cn/qwqs/24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