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维坦-列维坦的艺术风格赏析 真实又不乏自然美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列维坦-列维坦的艺术风格赏析 真实又不乏自然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列维坦的艺术风格赏析 真实又不乏自然美
列维坦的艺术风格
列维坦的艺术风格,需要细细品味。他并不令人惊愕,却能让人深思。就像契科夫的短篇小说一样,粗粗一读并没有什么收获。但是如果能深入思考,深入观察,就能发现列维坦的艺术风格有很多亮点。
列维坦的画像
列维坦的画,一般都是以农村平凡的景色为题材。虽然都是普通的风景,但越是普通,就越能看到精彩和特殊。他在画中赋予了大自然特殊的涵意。列维坦认为,大自然生动无比,似乎每个角落里都充满了美丽的诗。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取材于普通景色。
在1888年以前,列维坦用抒情的画笔来展现大自然的魅力和才华。作品有《雨后》、《白桦丛》等。
在1889年以后,列维坦开始在风景画中来探索时代的因素。19世纪的
列维坦的艺术风格在他逝世前又有一个全新的变化。在作品《湖》中,他用明朗欢快的色彩,对大自然伟大形象进
列维坦的艺术风格在其一生中有着好几次明显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让他创造了许多不一样的作品。
列维坦生平
列维坦是俄国杰出的画家
列维坦作品
他在12岁时进入莫斯科的风景画班学习作画,得到了当时俄罗斯现实主义风景画奠基者萨符拉索夫的赏识,对他倾囊相授。学习期间,他的处境十分艰难,夜晚无处睡觉,甚至只能睡在教室的凳子上,父母相继去世更是又添了他在生活中的悲凉和孤独。尽管如此,青少年时代的他在绘画方面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才能,他在伏尔加河畔深情作画,将自然界的美好,以及自身的忧愁,沉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便是《索科尔尼克的秋日》。
1884年,列维坦结束了自己的学习生涯,却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并未跻身画家行列,身负奇才却因民族歧而两次被迫迁出莫斯科,直至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得以回到母校任教。列维坦生平命运的沉重,使他早期的作品烙印上了灰暗悲戚的色彩,反映了当时俄罗斯普遍的消极社会情绪;画作风格的改变在列维坦生平的进一步展开下也悄然发生了。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到达南方克里米亚,在南方环境的浸润下,利维坦领略到阳光的力量,感悟到纯洁的色彩对于画作的意义,之后,他的画作色调更大胆了,色彩也更加流畅了。十九世纪末,他在民主运动的浪潮中,契科夫的影响下,作品中表现社会变革时期的喜悦和期待的成分逐渐增多,自然与情感的统一再次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位优秀而深沉的画家困顿一生,孑然未婚,只在世间驻足了三十九年,于1900年时便与世长辞了,然而他优秀的作品却长留人间,给无数人以情感的启发和美的享受。
[!--empirenews.page--]列维坦的主要作品
在现实主义风景画中,《弗拉基米尔卡》的悲凉让人尤为印象深刻,辽阔却荒凉的原野与阴云相接,荒废的路标以及稀落的墓碑使整个画面更添阴郁。它是俄国画家列维坦的主要作品之一。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orld/201609/7928.html
以上是关于列维坦-列维坦的艺术风格赏析 真实又不乏自然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列维坦-列维坦的艺术风格赏析 真实又不乏自然美;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gs/10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