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赤壁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刘备-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赤壁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赤壁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发生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南取荆州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准备向南用兵。
208年7月秋,曹操南下,以下荆、吴。不久,刘表在8月间病逝,而曹操接受了荀彧的意见,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另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徒都监护军,护张辽、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冯楷、路招七军,9月,曹军到达新野(今属河南省)。刘表之子、继位荆州牧的刘琮知道这消息后,接受了蒯越、韩嵩及傅巽等游说:“若备不足御曹公,则虽全楚不能以自存也;若足御曹公,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投降曹操。当时依附刘表的刘备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北半),刘琮却不敢告知已向曹操投降,刘备亦一直不知道曹操南下,直至曹操到达宛的附近时才发现,于是派亲信询问刘琮,此时刘琮才派宋忠通知刘备,刘备既惊骇又气愤,只好立即弃樊南逃。
长坂坡追逐战
在南渡汉水至襄阳时,刘备麾下诸葛亮曾劝他攻刘琮夺襄阳,但刘备不忍心进攻刘表之子,继续南走,另派关羽率船队从水路前进。然而,刘琮左右及荆州十余万人投归刘备,随刘备逃走,结果使刘备军队的速度大大减慢,只能日行十多里,有人劝刘备留下民众,先走江陵(故楚郢都、今湖北江陵),但刘备不愿意。刘备既南走,刘琮麾下王威劝刘琮反口,以奇兵掳获曹操,乘势问鼎中原,可是刘琮不采纳。当时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来到汉水的曹操听到了刘备南走的消息,深怕他得到江陵军实,于是派乐进守襄阳、徐晃另屯樊,而自己则放弃辎重,亲与曹纯、曹休等率虎豹精骑五千追讨刘备。起初,在江东的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借名为刘表吊丧,而实际上探听刘备等人的意向及消息。鲁肃到达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知道了曹操南下,于是日夜上路;待至南郡时,刘琮投降、刘备南逃的消息传出。鲁肃北走,在当阳长坂与刘备会面,劝说刘备与孙权连合,刘备同意。然而追了一日一夜急行三百余里的曹军在长坂(今荆门南)追上刘备,当时刘虽有十多万众,辎重数千,但士兵少,一触即溃,刘备便弃妻子,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曹军于是夺得刘备辎重、粮草不计其数,甚至掳获刘备的两个夫人。张飞率领廿骑断后,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叫喊:“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无人敢近,刘备得以逃生。另一方面,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走,暗示赵云投曹,刘备却断言“子龙不弃我走也”,最后赵云成功将甘夫人与还是婴孩的刘禅救出。刘备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退至夏口。而曹操亦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而是赶往江陵。他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大力宣传荆州“服从之功”,荆人因此封侯者就有十五位,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而益州牧刘璋见曹操已得荆州,于是遣兵送交曹操,表示愿意接受征役。曹操便以接收回来的荆州水军,准备东征刘备,顺势侵吞江东的孙权。贾诩劝说曹操宜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孙权自会来降,可是曹操没有接纳,后世裴松之亦认为贾诩之说“未合当时之宜”。约休整两个月后,曹操便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征。
孙刘联盟
在夏口,诸葛亮自荐与鲁肃同回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向孙权求救。诸葛亮到达柴桑,用激将法游说孙权,孙权不愿受制于曹操,但又担心曹操势强,不能匹敌,于是诸葛亮先说明刘备的军力:“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然后分析出曹操的败处:
1、曹操劳师远征,快速行军,士卒疲惫;
2、北人不习水战;
3、荆州新降军民并非心服曹操。
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肯定可以取胜,并明示以后鼎足三分之形势,孙权大悦。 当时曹操形势甚盛,送来劝降书,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恐吓意味极重。在军事会议上,张昭为首之东吴群臣主张投降,认为曹操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抵抗的话于理不合;曹操已占长江,江东没有天险可守,曹军水陆俱下,势力强大,江东没有能力抵抗,所以劝孙权迎接曹操;孙权不置可否。鲁肃趁孙权如厕更衣之机,偷偷跟到孙权身边,先指出张昭等不足图大事;又说他自己迎曹操,还可官至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后患;
2、天气盛寒,马无藁草;
3、舍弃鞍马,不习水战,不是中原人之利;
4、中原士兵疲惫不堪,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于是孙权心意坚决,并当众拔剑切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当夜周瑜进一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孙权以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兵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 在曹营,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不敢抵抗曹操,会杀掉刘备,而从曹操的劝降书中亦透露出这种想法,但程昱却认为正因孙权接掌江东仅8年,未足令世人惮忌,而刘备素有英名,关羽、张飞又是万人敌,孙权必会资助刘备,用刘备之名来对抗曹操。后来孙刘联盟,证明程昱的猜测无误。
火烧赤壁
孙刘联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
败曹军。”于是,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
诈降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在船后系上走舸。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着火的船队乘风快速向前飞驶,冲向曹营。黄盖在途中不幸被流矢所中堕下水中,被救起时,吴军居然认不出是黄盖,将他安置在厕床中。黄盖惟有自己大叫呼叫韩当,韩当发现他时,流着泪地解开他衣服,才得以保留性命。当时东南风正急,火烈风猛,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曹军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者大半。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被烧死者很多,但大部分的曹军都是因为饥饿和疾病而死。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抢夺荆州
赤壁决战后,曹操带兵退回北方,从此致力经营北方,终生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无法短时间内统一海内。而孙刘联军乘胜进攻曹操荆州之地。周瑜等进攻曹仁留守的江陵,隔江对峙,未有交锋。刘备见曹仁粮食多,向周瑜提出分张飞和一千人跟随周瑜,向周瑜要二千人断曹仁后路,如此前后夹击就可以逼退曹仁,周瑜听从于是分二千人给刘备。周瑜派遣甘宁袭取夷陵城(今湖北宜昌),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听从吕蒙之计,留凌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
后双方克期大战。周瑜亲自跨马㧰阵,却被流矢射中右胁,于是后退。曹仁知道周瑜卧未起,勒兵到吴阵。周瑜便起来,案行军营,激扬吏士,击退曹仁。刘备撤出江陵,之后在孙曹交战间乘机出兵荆南四郡,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今湖南永州),四郡投降。战后,刘备另派遣关羽阻绝曹仁北逃道路,但与徐晃、满宠交战未果,在乐进、江夏的文聘增援反攻汉津,击退关羽。
汝南太守李通率众来击关羽,亲自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援曹仁军,勇冠诸将[29]。终于一年时间后,无力再战的曹仁被迫撤退,周瑜进驻江陵。孙权仼命周瑜为南郡太守,程普为江夏太守,全柔为桂阳太守。周瑜分公安给刘备屯驻。而刘备上表以刘琦为荆州刺史,并拔擢诸葛亮负责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形成天下三分之雏型,奠定三国鼎立之基础。
相关争议
由于三国史官采取专美本国的叙事立场,因此史料中存在很多矛盾冲突的地方,令后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很多争议。
1、联盟发起人之争
《吴主传》《鲁肃传》《周瑜传》《江表传》《吴录》《建康实录》记述孙权打算与曹操开战,所以听从鲁肃提议,邀请刘备共拒曹操召回周瑜商议,而周瑜在大臣会议上不认同投降派看法,并分析孙权的南方军队及曹操北方军队的优劣之差,孙权也借此砍桌子以表决心压制投降派。也提及到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江东答复孙权,孙权收到刘备答复后,派周瑜和鲁肃等与刘备合力。
而《诸葛亮传》记述则全部归功于诸葛亮所为,没有记载孙权、周瑜、鲁肃的举动。随之记述刘备来到夏口,孙权没有派鲁肃主动邀请刘备联合,鲁肃也没有出现过,而是诸葛亮认为事态紧急,主动向刘备申请到柴桑找孙权联合。而又说孙权当时拥兵柴桑观成败,没有派任何一个人施与援手,全凭诸葛亮自己一人出使江东,激说不愿出兵对抗曹操的孙权,孙权怒说不打算给别人指挥自己的十万军队,决心坐以待毙不卷入战争中,反问诸葛亮为何刘备不投降,诸葛亮解说刘备如何英才盖世有人望,虽然被打败,但是仍然兵多,然后又道出与周瑜差不多的优劣分析,如果是刘孙联军一定可以打败曹操。孙权听后非常高兴,在观望之孙权因为诸葛亮所说才联合刘备,随后周瑜和程普率军附和刘备的总指挥。
2、战役过程之争
《三国志•武帝纪》并没有记录自己被火烧大败一事,只记载与刘备交战不利,加上军中瘟疫横行,最终撤退。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而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传记并没有参与赤壁及乌林之役的举动记载,关羽、张飞只在南郡之战尾声的时候有记述;相反吴将黄盖、程普、鲁肃、吕范、韩当、吕蒙、甘宁、凌统、周泰等人的传记均记载跟从周瑜和曹操在赤壁及乌林交战,最终在乌林战役中,击败曹操。
由于在东吴方面的记载中,都反复提到周瑜在乌林击败曹操,例如: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周瑜)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吕蒙)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
《程普传》亦云“程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甘宁传》载,甘宁“随周瑜拒破曹公于乌林。”
因此,后人对乌林之战的含义产生疑惑。有人认为乌林位于赤壁对岸,乌林之战只是东吴方面对赤壁之战的另一种称呼。但也有人认为,乌林和赤壁相聚较远,乌林之战是赤壁之战后,双方的另一次交战。
而曹魏建安七子的王粲《英雄记》记载是周瑜用轻船走舸火烧曹操,而导致曹操军大败而退。
3、赤壁地点之争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主要的说法,即: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
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4、兵力考证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对于曹操的兵力有
这种夸大的源流,可能是《三国志·吴主传》注引的《江表传》里记载曹操赤壁之战之前有给孙权一封书信,在信中,曹操自称曹军有八十万。
《江表传》: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但《周瑜传》中记载曹操占据荆州后,得到水、陆军数十万,具体数目不详。周瑜在对孙权将曹操的兵力估到二十多万。孙吴鼓吹曲《伐乌林》则记载曹操“舟车十万”。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ar/202208/132302.html
以上是关于刘备-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赤壁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刘备-赤壁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赤壁之战的过程及结局历史影响;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gs/12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