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
金朝国势衰落后,1215年,其将领蒲鲜万奴自立为王,国号大真。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改国号东夏。1233年,东夏为蒙古所灭,沦为蒙古的藩属。东夏占据的东海地区属女真故土,一直是东部女真聚居区,女真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东夏立国时间不长,虽然对女真社会发展有所推动,但从长远看,这种推动力和影响力不大,当地女真人并未像南迁的女真人那样被汉化。相反,他们将先后迁入的汉人、渤海人、契丹人等融合,即女真化。明代,以东部女真为主体的女真族逐渐复兴,史称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他们传承女真文化,仍然保持其固有的民族特征。
女真诸部使用共同语言
语言是维系民族的重要纽带,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说来,在民族诸特征中,语言较为稳定,变化最慢。元明女真与辽金女真一样,操女真语,不仅女真地区的女真人如此,而且明朝辽东东宁、三万、辽海等卫的女真人也一直操女真语,朝廷往往从中选拔女真通事(翻译),“盖取其族类同,语言习也”。据《辽东志》载,辽东的女真通事,成化年间有七人,弘治年间有八人,正德年间有二人,嘉靖年间有五人。
记载明代女真语言文字的资料,流传下
《辽东志》在记述黑龙江流域各族分布和文化习俗时,只提到以松花江流域生女真和熟女真为代表的“女直”语言相同。当然,他们操用的语言与黑龙江下游诸族的语言有异或完全不同。《重建永宁寺记》则说到,明朝使者前往奴儿干等地,会遇到语言障碍,“非重译莫晓其言”,表明沿途诸族并未形成统一的语言。明朝往往要以操女真语的海西女真为中介,经辗转翻译,才能与其他诸族沟通。
女真文字在传承中发展
女真文字创制于金初,有大字和小字两种,先后颁行。经元入明,
明中叶,一些海西女真部落已不用女真文,而行用蒙古文。随后,朝鲜李朝发往建州女真的书信“用女真字、蒙古字翻译书之”。在建州女真中,蒙古文也逐渐取代女真文,出现了“汉字、女真字皆不知”的现象。到努尔哈赤兴起时,“文移往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ar/201610/39470.html
以上是关于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金朝-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gs/14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