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坎战役-AD1939年日本与苏联诺门坎战役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结果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诺门坎战役-AD1939年日本与苏联诺门坎战役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结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AD1939年日本与苏联诺门坎战役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结果
诺门坎位于今蒙古东方省的中蒙边境,距海拉尔以南约200公里,1939年蒙古军队与伪满军队在诺门坎发生冲突,后来日苏直接参战,史称诺门坎之役,1939年9月15日,日苏在莫斯科签订《诺门坎协定》,双方立即停战。
日俄战争后,日本与苏联是世仇,日本的咄咄逼人,对与中国东北有漫长国境线的苏联,也是一个潜在威胁。中苏之间,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有联合抵抗日本侵略的可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当时中国独立作战,英、法忙于欧洲事务,自顾不暇,英国人与日本还在勾勾搭搭,不会卷入中日战事;
苏联卖军火给中国当然有自身目的:第一,苏联卖军火给中国,可以取得硬通货。第二,苏联支援中国抗日,也是自救。有中国在,有中国抗日,日本不可能腾出手来“北进”。
苏联对中国这种规模不大的援助,使日本深为不安,深为不满:第一,它成为中国一个
1937年6月,日苏在干岔子岛发生冲突,日方击沉一艘苏军炮艇;1938年7月张鼓峰事件,日苏短兵相接,苏联牺牲大量人力物力后,取得“胜利”,这些都是日本人打出的探路石子,试探一下俄国人反应到何种程度。1939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企图成为泡影,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阻止苏联对中国援助,解除苏军对日军威胁,成为日本军政要员的头等大事。诺门坎事件就在这种背景下发生。
1939年4月,东条英机成为日本实力人物,解决苏联问题提上日程。1939年5月11日,蒙古军队在距海拉尔以南约200公里的诺门坎(位于今蒙古东方省的中蒙边境)与伪满军队发生冲突。15日,驻海拉尔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向蒙军发动进攻,拉开了诺门坎战事序幕。5月30日,日军参谋本部将第一飞行联队编入关东军,加强空中打击力量。6月中旬,日军大本营正式批准关东军扩大使用兵力于诺门坎地区的权限,
5月21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赴克里姆林宫。朱可夫曾在1938年被派往中国,担任驻重庆苏军首席军事顾问,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侵华日军作战特点,颇有心得。朱可夫知道苏军拥有的重型武器装备绝不亚于日军,苏军的主战坦克、自行火炮与歼击机的作战性能稍已见长,只要指挥得当,定能夺取胜利。
朱可夫接受出任驻蒙古苏军第一集团军司令的任命,并提出统帅部务必在一个月内从南欧、外高加索与白俄罗斯抽调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炮兵师开赴诺门坎前线。此外,朱可夫还要求火速增加三个航空兵师和四个机械化防空炮团。斯大林同意了。次日,朱可夫飞赴伊尔库茨克,转飞贝加尔苏军司令部,约见蒙军将领,共同研究作战方略。
苏军参战的诺门坎之役,从1939年7月1日起,到8月中旬止,以苏蒙联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结束,是役苏蒙军仅伤亡6000余人,损失飞机78架、坦克113辆
1939年9月15日,日苏在莫斯科签订《诺门坎协定》,双方立即停战。日军大本营在战役后期撤换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陆军大将、参谋长矶谷廉介陆军中将;战争结束后一个月内陆续免去参谋本部次长中岛铁藏陆军中将、作战部长桥本群陆军中将及关东军司令部作战部长和所有作战参谋等将佐职务,将关东军内对苏“强硬派”一扫而光。
原文出处:http://www.181051.com/war/201609/38302.html
以上是关于诺门坎战役-AD1939年日本与苏联诺门坎战役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结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诺门坎战役-AD1939年日本与苏联诺门坎战役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结果;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gs/14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