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宋文帝刘义隆的经济举措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刘义隆-宋文帝刘义隆的经济举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宋文帝刘义隆的经济举措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424年-453年),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
义熙土断,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三月的土断,时任太尉的刘
会稽(今浙江绍兴)四姓中的余姚士族虞亮抗命,藏匿亡命千余人,被处以死刑,于是豪强肃然,远近知禁。它打击了东晋豪强士族势力,对维护东晋政府的兵役来源和租赋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断,即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
政治上他提倡文化,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两次下令减轻以至免除农民积欠政府的“诸逋债”。自东晋义熙十一年至文帝统治末年(415年-453年),“役宽务简,氓庶繁息”,三十多年中相对安定,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但元嘉末年,北魏军队在江淮间一进一出,江南地区经过大规模战乱,邑里萧条,版籍大坏,所谓“元嘉之治”从此结束。
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
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宋
刘宋前期20多年间,战争较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元嘉之治”的繁荣景象。
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此举,有利于政府制定统一的对民政策,缓和矛盾,打击豪强势力,维护统治秩序。
为了编定统一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整其隶属关系,或把新获实土的侨郡县交旧州郡领导,或把旧郡县割归新立的侨州郡管辖
与此同时,清查隐匿漏户,把逃亡的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等人力资源清查出来,使之成为政府的赋役对象,这也是土断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后期更为侧重。
东晋的第一次土断是
庚戌土断时,晋宗室彭城王司马玄因藏匿五户被下狱治罪;义熙土断时,会稽大族虞亮因藏匿亡命千余人被处死。
原文出处:http://www.6704.net/mingren/zglsrw/26509.html
以上是关于刘义隆-宋文帝刘义隆的经济举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刘义隆-宋文帝刘义隆的经济举措;本文链接:http://gazx.sd.cn/sjrw/21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