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计策,为什么会被人解读为司马懿的韬晦之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诸葛亮-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计策,为什么会被人解读为司马懿的韬晦之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计策,为什么会被人解读为司马懿的韬晦之策
关於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智故事,被评书与演义得很多,也向来为人所津津乐道。而这其中又以诸葛亮的“空城计”最为耳熟能详,“
其实,这种解读极其荒谬czX。首先,诸葛亮的这“空城计”并不见载於正史,也不具备时间上的可能性。这场“空城计”爆发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期间,即紧随着那场著名的战事“街亭之战”。“街亭之战”发生於228年春,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的曹魏主将是曹真与张郃,而据《晋书》载:..太和元年(227年)六月,天子诏帝(司马懿)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初,蜀将孟达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czX。帝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
司马懿在227年六月被任命为都督荆、豫二州(今湖北、河南一线)军事,并於228年春平定了孟达之叛。司马懿是绝不可能分身於一两千里之外,而同时指挥两场战事的。
所谓的诸葛亮“空城计”,也仅出现於评书演义中,是用以说明诸葛亮智高司马懿一筹的。而在评书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就是最高值。所以,也就更不存在司马
推荐阅读:主帅夏侯渊阵亡,为什么是轮到张郃来统帅全军
系统推荐:
>>> 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子朱慈焕:75岁高龄仍被清朝凌迟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竟带人去挖了诸葛亮墓?
>>> 奠边府战役中因为纳瓦尔的傲慢 丢失了中南半岛的控制权
>>> 《三国志·虞翻传》翻译,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
>>> 揭秘秦国名将白起:是“杀神”还是“战神”?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69787.shtml
以上是关于诸葛亮-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计策,为什么会被人解读为司马懿的韬晦之策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诸葛亮-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计策,为什么会被人解读为司马懿的韬晦之策;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4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