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贪官遗臭碑”你知道吗?贪官离职百姓捐钱做碑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贪官遗臭碑”你知道吗?贪官离职百姓捐钱做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贪官遗臭碑”你知道吗?贪官离职百姓捐钱做碑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历+史+网。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贪官
老百姓从来对官员的腐败贪婪极为不齿,但又无能为力,敢怒而不敢言,怒气和怨恨只有在他们离任的时候才能得以发泄。历朝历代,讽喻贪官离任的故事、笑话不胜枚举,经过文人的整理和艺术加工,散见于各种笔记、小品等野史里,在民间广为流传。
相传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后来,还是比他有文化的老爹悟出其意:匾文乃诅咒之语,“天高三尺”者,并非“天高”,而是“地低”之故也──地皮被那贪官刮去了“三尺”,岂不等于“天”高了“三尺”?此等讽刺,可谓入木三分。
另有一个送匾的故事,可惜年代不详。说的是某县官即将离任,当地百姓凑钱给他送了一块镜匾,匾上赫赫然四个大字“五大天地”。得百姓送匾,县官深以为得意,特意将此匾挂于大堂。县官得意洋洋地欣赏镜匾,
还有一个故事,是以诗的形式出现的。一个贪官,在任期间对老百姓敲骨吸髓,把当地的财物搜刮得一乾二净。到离任之时,再没什么可搜
推荐阅读:清末阿哥在街头买了个烧饼,咬了一口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泛泛而谈,而非指名道姓,似让人觉得不那么痛快、解气。别忙,这就说点儿具体的。
五代后晋的宋州节度使赵在礼,在任上弄权牟利、强征苛敛,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他离任时,乡民在衙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以示“欢送”。对联云:“早去一天天有眼,迟去此地地无皮。”可见,百姓对此贪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更为有趣的当属“贪官遗臭碑”历 史 网。碑主许良安虽不是古人,因事发于民国时期,当属“旧时”。加之此碑填补了我国古代的空白,不妨视为古代贪官离任丑事的补充。
一九四三年三月,国民党军统特务许良安被任命为云南
贪官离任,民众并不满足,纷纷要求为他立碑。此碑定名为《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碑文写道:“古无有为贪官立碑者,有之,自路南始历_史_网。夫流芳遗臭,皆有人为,分道扬镳,亦各有别。其人而为流芳也,则碑从而芳之;其人而为遗臭也,则碑从而臭之。其碑同其所以利民害民者则各异。路南县长许良安者,实我邑空前绝后之贪官。去不有迹,何以惩前,臭既永遗,允堪毖后……然其在县一切卑污阴险劣迹,实有足以遗臭万年者,若不为之刊碑勒石使垂永久,何以抒众愤而戒后人也。爰为之记。”此外,碑文还记下了许良安的贪污事实纪要。
我偶然读到的这个资料,始知中国各种纪念碑中有“贪官遗臭碑”一种。我觉得,为贪官立碑的创意不错,即让贪官本人遗臭万年,又可作为一个标本,用以警示后人。让为官者知道,百姓是多么敬爱清官、憎恨贪官,从而形成一种以廉为美、以贪为丑的风尚。
推荐信息:
>>> 吕布为何跳槽三次?吕布一生投靠过多少人呢
>>> 第三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又一次进攻被庞涓瓦解
>>> 揭秘赵光义真的杀了哥哥赵匡胤夺取了皇位?
>>> 唐宪宗李纯有何政绩?唐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吗
>>> “四爷”雍正为何用黄金头颅取代真正头颅?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59722.s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贪官遗臭碑”你知道吗?贪官离职百姓捐钱做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历史-“贪官遗臭碑”你知道吗?贪官离职百姓捐钱做碑;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4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