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历史故事网,分享历史故事,包括:中国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世界历史故事等内容,是您了解中外历史故事的好助手。

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

  • 鲁智深,宋江,历史,读书,文化
  • 野史传闻-小虎历史故事网
  • 2023-10-08 22:48
  • 小虎历史故事网

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

  征方腊会老,梁山众将十去七八,战死者、病死者不在少数,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他的归宿在何处呢?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鲁智深最后成佛了呢?打辽国回来,宋江带着鲁智深一行人到五台山拜访智真长老,临走的时候宋江还问了一下关于人生的思考,智真长老的回答也是很有佛性历~史~网。书上写:宋江向前拈香礼拜毕,合掌近前参禅道:“某有一语,敢问吾师:浮世光阴有限,苦海无边,人身至微,生死最大。”智真长老便答偈曰:“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堪嗟石火光中,翻了几个筋斗。咦!阎浮世界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

  这个关于人生的偈语,宋江他们怎么都参悟不透,鲁智深也不明白,但是他没有像宋江一样到处询问,而是默默记在了心里。等到他悟懂的时候,就是他成佛的时候。也正是在这场场的血腥厮杀中,鲁智深慢慢的参透了很多禅机,他的思想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不知不觉他已经超脱于众人之上。在九十九回解脱缘缠井的时候,他的佛学修为已经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
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

  网络配图

  书上写:那和尚又笑道:“上至非非想,下至无间地。三千大千,世界广远,人莫能知。”又道:“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狱天堂,皆生于念。是故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一念不生,则六道俱销,轮回斯绝。”洒家听他这段话说得明白,望那和尚唱了个大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段云里梦里的禅语,鲁智深已经能听明白了。所以鲁智深的成佛是有一定的过程的,不是突然的大彻大悟。虽然不是明确的符合佛教中“狂禅”的定义,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十分的相似,至少精髓没有差池。

  在五台山临走的时候,智真长老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这就是后来鲁智深的人生轨迹,我们边说边解释。等打败了方腊,也把他造的宫殿什么的全烧完了,但是没有捉到方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加感悟

腊本人。

  宋江教军将沿山搜捉,因为这将是本次战争最大的功劳。就像是二战时期抓希特勒一样,这个最大的功劳,作者给了最能代表侠义的鲁智深。所有说《水浒》这本大书,是由鲁智深三拳打开,一禅杖合上的。柴进提出去当卧底的时候,宋江大喜道:“若得大官人肯去直入贼巢,知得里面溪山曲折,可以进兵,生擒贼首方腊,解上京师,方表微功,同享富贵。”只是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方腊没有被柴进活捉,而是被鲁智深活捉了(还是一位世外高僧引导的)。这样就能解释偈子前两句,逢夏而擒,就是擒住了大将夏侯成,遇腊而执,就是活捉了方腊。不管方腊是谁抓的,总归是圆满的打赢了,所以大家也是十分的高兴。

  书上写:宋江道:“那和尚眼见得是圣僧罗汉,如此显灵,令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但是鲁智深的境界已经不是凡人能达到的了,他已经视名利如粪土了。

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
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

推荐阅读: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说了什么? 被万人唾骂

  网络配图

  鲁智深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

中国历史人物笑死的

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鲁智深第一次说道安身立命,是离开五台山去大相国寺的时候,辗转多年,到了全书的最后,还是不能安身立命,这个社会已经把人逼的没有办法,能归于佛祖、归于神仙,也是一大幸事吧。也

中国历史人物著名言论作文

可能鲁智深和武松根本就不是为了功名而战争,也仅仅是为了报答宋江的恩情(燕青、

动漫中国历史人物

李俊等人他们亲口说的),以及在摸索一条安身立命的道路罢了。

  但是宋江还是很痴迷,按他的想法,这个结果也很好了,多年的四处战争,你鲁智深却是毫发无伤,我们马上就可以回到社会中了,我们付出的努力也应该有回报了nyq。这个时候宋江就是很可怜的人了,在邪恶的社会面前,他竟然变得很天真了,这就注定成为四大奸臣案板上的鱼肉。书上写:宋江道:“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

  这话说给杨志那个“洒家”听绝对合适,杨志是毕生都在为此奋斗,可惜他现在染病在床,将要去世了。而鲁智深的这个“洒家”才是真正的洒脱,不拘泥于世俗,忘我于江湖。智深听了,摇首道:“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宋江听了,默上心来,各不喜欢。鲍老师说懂得自己该要什么是聪明,懂得自己不该要什么才是智慧,真是非常的有道理。随着活佛智真长老所说的,前程永别,正果将临,鲁智深离成佛也是越来越近NMqi。捉了方腊,诸将都在六和寺安歇。

小编推荐:
>>> 揭秘慈禧入宫后究竟是为何只回过一次家?
>>> 斯摩棱斯克战争影响:结束了双方多年的敌对状态
>>> 管仲为何要做娼妓的守护神之谜
>>> 张良对刘邦有多重要?没有他江山差点就送人了
>>> 古人“守孝三年”是哪个朝代开始规定的?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46595.shtml

以上是关于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鲁智深-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 他的归宿在何处呢?;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52747.html。

Copyright © 2002-2027 小虎历史故事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 苏ICP备18016903号-16


中国互联网诚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