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为何杀印度和尚:认为他在骂自己无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朱元璋-朱元璋为何杀印度和尚:认为他在骂自己无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标题:朱元璋为何杀印度和尚:认为他在骂自己无德
俗话说“爱情无国界”,然而在明朝时期则是“文字狱无国界”。文字狱作为中国的一个土特产,在明朝进入高产期,很多规规矩矩的读书人因为一两个字,稀里糊涂就突然上了断头台。不仅连政
说起文字狱,就不能不提朱元璋,明朝的文字狱之所以闹那么凶,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明朝以往的朝代虽然也有文字狱,但却没有作为一种惯例或是制度长期悬在文化人头上,直到朱元璋时期,文字狱正式列入诏狱(锦衣卫设的监狱)的一种,罪状由朱元璋或者当权大佬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当他们这些手握生杀大权的人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一个单字或一个句子,一旦被认为诽谤皇帝或讽刺政府,即构成刑责。文字的含义不在客观的意义,而在当权者的主观解释。说得简单点,就是当权者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荒诞的逻辑推理,把两件压根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然后上嘴唇一磕下嘴唇:有罪!一般能干出这种事的人基本不靠谱,其中首推朱元璋。众所周知,朱元璋早年没读过书,全靠一根木鱼锤而不是笔杆子吃饭。后来扯旗造反期间,迫于新工作需要才读了不少书。但是,读书人读书走的是正道,朱元璋由于早期的草莽出身,他读书走的是邪道,不懂敢装懂,于是乎天下读书人就遭了殃。
网络配图
下面我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推荐阅读:李世民选多病的李治为太子 难道是因为武则天?
按照明朝初年的习惯,每逢正旦,万寿节及册立东宫等重要时刻,内外文武大臣都要献上表笺庆贺。明朝初年和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不是佃户就是樵夫,正经读过书的没几个,于是撰写贺表的任务一般都落在当地教官的身上历~史~网。朱元璋知道这些人有讪讥的嗜好,所以对这些表笺格外在意。果然,一些表笺被他看出了“破绽”,朱元璋毫不犹豫地亮出了屠刀。当时以表笺文字触犯忌讳者为数不少,而最多的是因为用了“则”字。当时的江淮方言,“则”与“贼”读音相似,朱元璋以为这
尉氏(河南尉氏)县学教授许元,在奏章上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这两句话是千年以前的古文,但朱元璋却解释说:“法坤与‘发髡’同音,发髡是剃光了头,讽刺我当过和尚。藻饰与‘早失’同音,显然要我早失太平。”于是许无被处斩。
网络配图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的表文中有“光天之下”
有个叫卢熊的读书人,人品文品都很好,朱元璋委任他到山东兖州当知州。卢熊到兖州后要启用官印,发布文告。当他把皇帝授给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来,朱元璋笔下的诏书是授卢熊为山东衮州知州,这官印是根据皇帝的诏书刻制的,这兖州自然变成衮州了。可是山东历来只有兖州而没有衮州。卢熊是个搞学问的,办事认真,于是他就向皇上写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过来。朱元璋一见奏章,知道是写错了,但是,就不认错,还大骂卢熊咬文嚼字,这兖和衮就是同一个字,卢熊竟敢将它念成“滚”州,这不是要朕滚蛋吗?即将卢熊斩首。
推荐信我敬佩的一位中国历史人物
息:
>>> 为什么说苏报案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十分深远?
>>> 诗仙李白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李白是怎么死的
>>> 揭秘:北宋亡国时其80万禁军都去哪里了?
>>> 古代墓葬中出土的这几件东西 千万千万碰不得!
>>> 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用过哪些年号?
出处:https://www.88884400.com/html/46072.shtml
以上是关于朱元璋-朱元璋为何杀印度和尚:认为他在骂自己无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朱元璋-朱元璋为何杀印度和尚:认为他在骂自己无德;本文链接:http://gazx.sd.cn/yscw/52923.html。